Career Advice Career counselling, advice and guidance

Search Article

Tag: 運動

吊頸都要抖下氣 把握Lunch Time 放鬆自己

正所謂「吊頸都要抖下氣」,除咗放工之後,打工仔每日期待嘅另一個時間就係Lunch Time。難得有一個鐘嘅休息時間,唔想同同事Social,又唔想睇Youtube 片浪費時間。不如試下以下幾個方法,好好畀自己休息下,又或者把握機會增值下自己,畀自己Take 個Break,晏晝再努力過! ...

【物理自療】疫情其間做運動的常見問題

疫情漸見穩定,很多朋友都急不及待去到戶外做運動,但是又遇到很多問題,例如是:應不應該戴口罩、應該做什麼運動等等,今期筆者會歸納一些運動及疫情的常見問題,為大家解答。   做運動時應該戴口罩嗎? 筆者認為,需要視乎運動強度及運動地方而定,假如是在人流比較多的地方,如:健身房或公園,運動強度又算不太高的話(如:中低強度),可以配戴口罩,以減少交叉感染機會;相反,如果要進行高強度訓練,如:HIIT,筆者不建議戴口罩,因為口罩會阻礙空氣進入肺部,有機會引發暈眩症狀,從而增加跌倒風險,因此,如果需要進行高強度運動,就應該在人流比較少及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   ...

【物理自療】運動維持免疫力,其實比想像中簡單

上期提到,做運動能夠對免疫力有幫助,但大家都會因各種原因而卻步,包括:太辛苦、不知怎樣做、不知道有什麼運動適合自己及沒有理想的運動場所等,今期筆者想分享一下,做運動改善免疫力的方法和種類。  劇烈才算運動? 一提到運動,很多人都會問,是不是需要去踢足球、打籃球或游泳,其實做運動不一定要很辛苦很劇烈才算是運動,近年也有研究指出,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相對有機會更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如運動目的是維持身體健康,中等強度經已足夠。  中等強度已經能夠維持健康 ...

【物理自療】抗疫時也勿忘運動

最近,武漢肺炎於全球各地爆發,很多人都擔心疫情及身體健康狀況,因而減少外出,避開到人多擠逼的地方。 ...

【物理自療】尾龍骨受傷可大可小

最近,筆者留意到一場籃球比賽中,安東尼·戴維斯(Anthony Davis)在跳高封截對手上籃時,不幸背部着地受傷,觸及尾龍骨位置,筆者想藉着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尾龍骨受傷要留意的地方。  其實同樣會令到尾龍骨受傷,可以是滑倒或失足等意外,在下雨天或做運動時失重心導致尾龍骨着地也不罕見,相信有不少讀者曾聽到跌傷尾龍骨或尾龍骨骨折,可能會覺得很嚴重、亦估計治療過程很繁複,甚至需要坐輪椅輔助等,不過,嚴重程度除了因受傷程度而定之外,年齡亦是其中一個主因。  一般情況下,尾龍骨骨折的處理手法,都是休息為主,若有錯位,便由相關醫護人士進行復位,將錯位的尾龍骨問題矯正,或急性期利用電療、超聲波等方法來舒緩疼痛和消炎。 ...

【物理自療】 健身界都有屬於自己的頒獎典禮

筆者於12月3 日參加了「第一屆BeFit全民健身頒獎典禮」,較早前都有提及這個活動主要目的是表揚健身教練、體適能場地及相關從業員,在過往的默默耕耘及貢獻,讓專業的教練或機構能夠有一個平台得到大眾的認可,亦希望大眾能藉此對香港體適能界別有更深的認識,亦能從調查的數據和結果了解本地的體適能風氣。 ...

【物理自療】 拆解上班族健康謎思:行樓梯會傷膝?

筆者經常聽到病人問,行樓梯是否很傷膝蓋,或是膝蓋痛應否行樓梯等問題。其實想了解行樓梯會否影響膝關節痛問題之前,先要了解一下膝關節的構造…… ...

【物理自療】 退休人士的運動心理學

保持適量的運動,對於延緩衰老有一定的作用,而運動的益處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經耳熟能詳。不過,很多時他們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卻步…… ...

【物理自療】 如何保持Young-old?

有研究顯示,很多退休人士雖然介乎50多至70多歲,但他們的身體狀況或是精神狀況都是理想的;因此,有人用輕老或少老 ( Young-old ) 來專稱這一群退休人士…… ...

【物理自療】 「拗柴」勿輕視 可能後患無窮

在臨牀上,筆者遇過拗柴的病人多不勝數,年齡由小童甚至是長者都有,雖然這是常見的痛症,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