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Advice Columnist

Columnists share their views and experiences to help you build your career and other useful advice. ...
Search Article

季節理財:MPF適時調整才能保值增值(下)

上文提到強積金(MPF)就像日常生活中的衣着一樣,既是必需品,也需隨着時間和環境變化而適時調整。就像衣櫃裡的衣服會因季節轉換而更換,MPF投資組合也應根據人生階段與風險偏好進行優化。不是為了追逐潮流,而是為了確保它始終適合當下的需求,適時轉換「新裝」以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但之後都要懂得「襯衫」!即是要去辨析:如何判斷組合是否需要調整?想像一下衣櫃清點的過程:檢查每件衣服是否還合身、是否適合當季天氣。MPF管理同樣如此!但也沒有永恆的最佳選擇,只有最適合當前情境的配置。就像穿衣風格會隨年齡變化,投資策略也應跟隨人生軌跡調整: 定期檢視變相就是關鍵,就像每年換季時整理衣櫃一樣。至少每年一次,評估MPF組合是否仍匹配風險承受能力與人生目標。市場環境會變,個人需求及目標也會變,及時調整才能避免「穿錯衣服」導致不適。 最終,MPF管理的精髓不在於選最熱門的基金,而在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生活節奏的組合。就如穿衣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舒適自如。當你下次整理衣櫃時,不妨順便登入「強積金基金平台」,檢查組合是否需要微調,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奠定更堅實的基礎。畢竟,衣着影響外在形象,MPF則關乎內在的財務自由。 ...

中學生體驗科技物流    啟發生涯規劃

提到物流行業,或許仍停留在「大隻佬們在汗流浹背地搬運」的勞動畫面,然而,一次的倉庫參觀,改變了學生們的既定觀念,智能化的流程讓他們意識到,物流早已不再單純依賴人力。 為讓中學生能夠更了解自己的強項、探索未來的職業方向,並充分發揮其潛能,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 聯同 本土電商物流公司e+Solutions(ePlus),企校合作,讓高中生們走出教室,親身體驗智能物流倉庫的運作,拓寬學生視野,並將課堂所學的 STEM 知識與產業應用連結起來。 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校長 梁卓勳​博士 分享:「學生們親眼目睹了如何把智能科技應用在倉儲空間,不僅提高了貨物存取的便利性,更節省了大量人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最為驚訝的,是能夠自動運送整個貨架的機械人。學生能理解自動化系統和數據分析的實際應用,由商品送到倉庫開始,所有商品都通過機器掃描,有詳細的數據紀錄。而這些數據存儲入電腦之後,又借助科技進行分析和分類,使得所有商品的數據一目了然。此外,能夠掃描量度貨品尺寸和重量的機器,讓學生見識到科技的先進應用。令我們的學生連連驚歎, 並對AI和自動化系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面對 AI 科技應用日趨成熟的時代,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早已積極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認識。學校特別設立了配備 3D 打印機、機械人及 AI 鏡頭等先進設備的「科研館」,並開設了涵蓋編程、人工智能及電腦繪圖的常規課程。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研比賽,以提供更具挑戰性的學習機會。例如,學生們參加了由香港電腦教育學會舉辦的Robomaster比賽, InnoBOT亞太區STEM/AI科技創新挑戰賽,以及數智競技機技人大賽。透過這些課程和活動,學生能夠全面理解科技的應用,並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梁校長 指出在參觀過程中,學生能夠連結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例如,倉庫充分運用了電子化系統,配備人工智能功能的機器能根據指示,搬運整個架子的貨物到指定工作站,並根據商品數據提示員工將商品放在最佳的儲存位置。這種流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學生們明白科技如何在實際運作中發揮作用。 培育新世代人才 重視批判思維與創造力 在推動科技教育的同時,梁校長亦兼顧培育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力和跨學科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是新世代人才必備的技能。在AI可以處理大量數據和執行重複性任務的情況下,人類需要具備分析和評估信息的能力,以做出明智的決策。這不僅包括對數據的理解,還涉及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從而能夠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創造力將成為不可或缺的資產。AI在執行特定任務上表現出色,但在創新和獨特思維方面仍然有限。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他們能夠提出新穎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將是未來職場中區別人類與機器的重要因素。 跨學科的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許多行業都開始融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鼓勵學生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建立聯繫,能夠幫助他們更全面地理解問題,並在多變的環境中靈活應對。 實地體驗啟發職涯規劃   校企合作開拓新機遇 親身體驗智能物流的運作後,許多學生對未來的學術及職業道路有了更具體的想法。他們對物流行業的高科技應用和自動化流程表現出濃厚興趣,並意識到相關技能在未來職場的重要性。不少學生表示,希望深入學習資訊科技和數據分析相關課程,考慮未來投身物流管理、科技編程或工商管理等領域,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 此次參觀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校外學習,更開啟了企校合作的新篇章。校方表示,非常期待未來能與相關企業合作,開發實習或工作坊等深度計劃,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脫穎而出。 ...

【發財立品】照顧者經濟:銀髮市場的隱形推手

當我們談論銀髮經濟時,市場往往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 那就是將其簡化為高齡人口的消費市場。然而,真實的銀髮經濟生態遠比想象中更為複雜。基於在香港及大灣區長者服務領域多年的實踐經驗,筆者深刻領會到這個市場的成功密碼並非源於對長者本身的深度了解,而是對整個決策生態系統的準確洞察。 照顧者才是真正的市場樞紐 照顧者,無論是家庭成員、專業護理人員還是社區服務人員,他們才是真正的市場樞紐。品牌要在銀髮經濟中突圍,首先必須認清一個事實:購買決策權與使用者並非同一人。子女替父母購買營養品、配偶為伴侶選擇助行器、護理員代表長者挑選日用用品等等,這些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因此,品牌定位的第一步,應該是建立「多角色價值對應系統」。這不是簡單的「老幼共享」訊息,而是需要為每個決策者角色設計專屬的價值主張。長者追求的是尊嚴感與獨立性,照顧者尋求的是心理安寧與實際便利,而購買決策的旁觀者(如醫療專業人士)關注的則是產品的科學依據與安全認證,品牌需要為這三個層面同時發聲。 照護食食品進入「情境適配」階段照顧及連繫各持份者 在產品層面,銀髮品牌應該超越功能導向,進入「情境適配」階段。一款產品不只是產品,它代表著使用者在家庭中的位置、照顧者的努力被認可的方式、以及整個家庭單位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以照護食食品為例,它的市場意義遠超過營養補充。 照護食象徵著家庭對長者飲食尊嚴的重視,是愛的物質表現形式。面對不同需要程度的長者群體對照護食的需求各異; 吞嚥困難,咀嚼能力減退,這些差異正是品牌細分策略的切入點。長者的尊嚴感、照顧者的心理安寧與實際便利、言語治療師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士關切的產品安全,照護食產品同時照顧及連繫剛才所提及到的三個層面。 銀髮市場需要「信任通道整合」建立「生活場景數據庫」 品牌的故事架構應圍繞「生活恢復」而非「缺陷彌補」展開,強調的是產品如何幫助長者維持日常尊嚴,情緒管理對身心理健康的重要,而不是突出其健康問題的嚴重性。 渠道策略上,傳統的「線上線下整合」敘述已經顯得過時。銀髮市場需要的是「信任通道整合」; 那就是將經驗信任、專業信任與社群信任融為一體。實體通路應設計為「體驗教育中心」,而非傳統零售空間。在這些空間裡,照顧者可以與產品進行有意義的互動,獲得真實的使用培訓,而非單純的產品介紹。與醫療機構、長照單位、社區中心的合作,不應視為行銷活動,而應理解為生態系統構建的重要環節。每一次的產品講座、健康工作坊或使用示範,都是在建立品牌作為「可信賴的顧問」而非「商業推銷者」的形象。 數據應用在銀髮市場呈現出不同的應用邏輯。傳統的消費者行為數據分析對銀髮市場的預測力有限,因為決策過程涉及多方主體與複雜的情感因素。更有效的做法是建立「生活場景數據庫」; 追蹤不同照顧者類型在面臨具體照護情境時的決策模式。職業照顧者與全職家庭照顧者的購買考量截然不同,長照機構的採購邏輯又異於個人消費。透過對這些細分場景的深入理解,品牌能夠設計出真正貼切的行銷訊息與產品配置。 銀髮經濟品牌成功並非來自單一的行銷手段 社交媒體策略應從「內容散佈」轉向「知識共享平台」。Facebook、微信和小红书等,在銀髮市場中的角色不僅是廣告投放渠道,更應成為照顧者經驗交流的據點。品牌可透過定期的專家問答、照護技巧分享、使用者故事呈現等方式,逐步建立社群黏著力。使用者生成內容尤其重要; 來自真實照顧者的親身分享,其信服力遠勝於任何官方宣傳。 情感行銷在銀髮經濟中的角色必須謹慎把握。真摯的家庭情感確實能觸動消費者,但過度渲染或虛偽的情感敘述會迅速被市場反彈。最有效的情感連結來自於品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所展現的理解與同理心,這比任何節慶促銷都更能建立深層信任。 銀髮經濟的品牌成功並非來自單一的行銷手段,而是源於對整個生態系統參與者需求的全面理解,以及由此衍生的一致性價值傳遞。這要求品牌的每一個接觸點: 從產品設計、客服互動、社群經營到企業文化一一都能體現出對長者尊嚴與照顧者負擔的深度關懷。唯有建立這樣的系統性承諾,並在每一個接觸點貫徹實踐對長者尊嚴的關懷,品牌才能從銀髮經濟的浪潮中脫穎而出,成為長者與照顧者真正信賴的夥伴。 ...

【職場 Hacker】閱讀力爆發:為何 AI 時代,更需要人類閱讀? 

在這個幾乎人人都問 ChatGPT 的時代,知識傳遞的速度是前所未有地快。 但也正因如此,「閱讀」重新變得珍貴——因為它不是獲取資訊的動作,而是讓我們「學會思考」的過程。 AI 可以幫你寫出答案,但唯有人能判斷哪個才是對的。 這一代,懂讀書的人反而更稀有 「你上一次完整看完一本書,是甚麼時候? 」 這不是責備的問題,而是一個觀察:我們的閱讀方式正在被螢幕重塑。 我們滑 YouTube、看 Reels、聽 Podcast,資訊多得令人喘不過氣。 短片內容的確提供靈感與快感,卻往往讓人習慣於「吸收碎片」,而不是「深化理解」。 「閱讀」,則是另一種節奏——它訓練我們慢下來、理解邏輯、連結概念,這些正是 AI 做不到的深層思考力。 「越快的世界,越需要慢讀的腦。」 AI 懂回答,人卻要懂提問 。 AI 最大價值是幫我們節省查資料的時間,而不是取代人類的思考。 真正有競爭力的職場人,不是會問 ChatGPT 幾個好問題,而是能從閱讀中「學會如何提問」。 當你大量接觸書本思維時,就會吸收不同學科理7的結構方式——心理學教你解釋人性,經濟學讓你理解選擇,故事書啟動你的想像。 閱讀的價值,不在資訊量,而在「跨界連結」;那是 AI 無法模擬的創意火花。 機器能回答問題,但只有人能創造問題。閱讀,就是培養「提問智慧」的疆界。 閱讀是職場 Hacker 的腦內訓練 作為職場 Hacker,閱讀不只是興趣,而是必修課。 因為每一本書,其實都是一套「思維系統」。 書讓我們模擬不同情境,預演挑戰、思考策略。 所以,閱讀從來不是被動吸收,而是最真實的腦力鍛煉。 如何啟動你的閱讀計劃 1. 設定學習主題,不求多,只求深 例如:AI 、心理學、領導力。選一個月一主題,深入閱讀一到兩本書。2. 搭配「AI 共讀」模式 例如用 ChatGPT 幫你歸納重點、延伸觀點,再自己整理心得。 AI 是夥伴,不是替代品。3. 每週輸出一次 辦公室分享、一篇 LinkedIn 短文,或與朋友交流心得。 讀而不說,知識會被動沉澱。 未來屬於會閱讀的人在 AI 浪潮下,資訊門檻被打破,思考門檻卻更高。當其他人忙著搜索答案,你要練習創造及發問問題;當多數人追求快知識時,你要堅持深度學習。 閱讀,不只是學會內容,而是學會看見世界的底層邏輯。今天多讀一頁,明天多一種選擇。 閱讀力,正是 AI 時代最具人性的競爭力。行動挑戰 Action Challenge:今天開始,用 15 分鐘讓大腦「脫機」:關掉通知、打開一本書——不為完成,而為沉浸。因為在知識稀缺的年代,「讀書的人」創造機會;在知識過剩的年代,「思考的人」創造未來。 ...

【IT事務所】AI瀏覽器大戰:數位入口的未來爭霸

人工智能(AI)的迅猛發展將瀏覽器從單純的網頁檢索工具轉變為智慧化、個人化的數位入口。AI瀏覽器大戰席捲全球科技巨頭與新興公司, 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Apple Safari、Perplexity Browser Comet、Open AI的ChatGPT Browser Atlas, 以及其他玩家如Arc和Opera, 紛紛將AI技術融入瀏覽器, 試圖重新定義用戶體驗並搶佔市場主導地位。 AI瀏覽器大戰的背景傳統瀏覽器專注於快速載入網頁、書籤管理與安全性防護, 然而生成式AI(如ChatGPT、Grok、Llama)的興起改變了用戶期待。瀏覽器不再只是被動工具, 而是成為能提供即時翻譯、內容摘要、個人化推薦與複雜問題解答的智慧助手。科技企業正將瀏覽器定位為AI驅動的數位入口, 試圖成為用戶與網路互動的核心。 數據是這場戰爭的另一焦點。瀏覽器作為用戶與網際網路的橋樑, 掌握大量行為數據, 這些數據對於訓練AI模型、精準廣告與打造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因此, 這場競爭不僅關乎技術創新, 還涉及對用戶數據控制權的爭奪。 主要競爭者與其AI策略Google Chrome:AI生態霸主Google Chrome憑藉全球最高市佔率與Google的AI技術優勢, 整合Gemini模型, 提供即時網頁摘要、智慧搜尋建議與圖像分析功能, 例如Chrome的「Tab Organizer」利用AI自動分類標籤頁, 優化多任務管理; Google Lens支援圖像搜尋與文字識別。Google的優勢在於其搜尋引擎與雲端生態的無縫整合, 但隱私爭議與數據收集疑慮可能削弱用戶信任。 Microsoft Edge:企業AI的領跑者Microsoft Edge透過深度整合Copilot(基於OpenAI技術)在AI瀏覽器市場脫穎而出。Copilot作為內建AI助手, 可在側邊欄提供即時回答、生成內容或協助撰寫郵件。Edge特別針對企業用戶, 支援自動生成會議筆記與分析網頁商業數據。Microsoft的Windows生態整合是其優勢, 但市佔率落後Chrome, 且部分功能需Microsoft 365訂閱, 限制免費用戶。 Apple Safari:隱私至上的AI體驗Safari以隱私保護為核心, 透過Apple Intelligence提供高效AI功能, 如「Intelligent Tracking Prevention」利用AI阻止跨網站追蹤, 並支援智慧搜尋與網頁摘要。Apple的策略是將AI處理本地化, 減少雲端依賴, 提升隱私安全; 然而, Safari的封閉生態僅限Apple設備, 限制其市場擴張。 […] ...

11月職場趨勢:2025年十二星座事業運勢分析

收工想「瞓身」打機定係「瞓身」博殺?11月運勢話你知:有啲星座要深呼吸、等運到;有啲星座係時候搏盡無悔,財星拱照!唔想白白錯失黃金機會,快啲check吓你係咪嗰4個上位精英! 睇完就知點揀! 一、火力全開衝刺組:機會降臨,果斷出擊這四個星座在11月獲得了強大的行星支持,有利於公開表達、簽約合作或開拓新市場。 二、深度調整組:策略思考,專注細節這些星座需要將精力放在內部清理、資源整合和策略規劃上,不宜貿然行動。 三、穩健平衡組:人際支持,鞏固基礎這些星座的事業運勢平穩,重點在於人際關係和鞏固工作基礎。 11月職場指南:總體而言,11月鼓勵我們在樂觀的氛圍中進行務實的思考。衝刺組的星座應把握機會果斷簽約;調整組的星座應將目光轉向內部,做好資源配置和風險控制。 ...

【點解客人唔買嘢?】購物車成日「棄單」?8 大 UX 陷阱你要知!

甚麼是UX Design?用戶體驗設計(UX Design)是一種用於創建科技產品的方法,可以幫助用戶獲得流暢並滿意的體驗。簡而言之,UX Design旨在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整個設計過程包括考慮全面的設計,以及將產品與其他重要的信息(包括品牌,可用性和功能)集成在一起。 UX Design如何幫助您的業務?如果您的業務包括在線上進行的電子商務,那麼您必定認同在數碼世界中,一個有吸引力的UX Design必然是您眾多關注的問題之一。在虛擬世界中,專注於良好的UX Design是促進高水平業務增長,以及減少「購物車放棄率」的關鍵。 UX Design反映了用戶體驗以及他們從首頁到結帳階段的整個在線過程。因此,用戶體驗與整體轉換率(conversion)和轉化漏斗(conversion funnel)的成功有很大關係。由於這個事實,許多成功的電子商務領導者都強調UX如何幫助轉換更多的前景。我們將探討甚麼是所謂不完美的UX Design,以及如何改進UX Design才能帶來更互動和智能的在線業務。 不完善的UX Design特徵在線業務通常在說服力度、參與度(engagement),信譽度(credibility),保留率(retention)和轉化率(conversion)方面遇到限制。到達結帳頁面的客戶非常少,在線零售商是這種現象的最大受害者,他們的網上零售業務通常有超過70%的購物車放棄率。如果您對在線業務抱有很大的野心,那麼複雜、低質量的UX就是一個很大的阻力。為了增加轉化率並減少顧客放棄購物車的機會,您需要了解好的UX Design的重要性。以下是用戶體驗不佳的一些跡象: 沒有相容於行動裝置瀏覽的結構 由於人們慣於使用行動設備進行快速搜索,因此目前全球的在線網站總訪問量中,有一半以上來自行動版本。為了吸引客戶留在網頁上並參與其中,企業絕對有必要建立一個移動友好型(mobile-friendly)網站。61%的用戶表示較願意在這種網站上購物。 Google最近更宣佈,就SEO排名而言,移動友好的網站表現比傳統的網頁更優勝:多於一半的搜尋結果來自於移動設備。這意味著移動可用性應成為所有線上業務的核心重點。 漫長而艱鉅的購買流程 結帳過程是轉換程序中的細微但重要的部分,它的好壞可以決定轉化漏斗之成敗。太長或複雜的結帳步驟是用戶最不希望看到的購物過程。考慮到客戶有限的耐性,理想的結帳頁面不應包含多於8-10個的輸入空間,這已經足以讓客戶填寫最基本的付款明細並完成結帳。 不清晰明確的產品賣點 您的網站必須向用戶直接並簡潔地展示其目的,尤其是在用戶的前8-10秒黃金瀏覽時間中。如果他們不明白您所銷售產品的明確並有說服力的賣點,他們會立即離開網站。快速簡短地說明您銷售的產品、它能如何解決客戶的問題,以及這為甚麼是一個獨特的產品。 模糊的號召性用語(call-to-action)按鈕 無論是聊天、產品諮詢、表單填寫、直接購買,還是頁面訪問,清晰的號召性用語都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麻煩。簡單、直接的CTA可以讓您分辨出潛在客戶。完美的號召性用語應該是非常明顯和具體的,與其他UX元素相比更為突出。明確說明您希望客戶採取什麼行動,例如如果希望客戶訂閱新聞通訊,則專門設計一個按鈕,上面寫著”訂閱我們的通訊”。 以有效 UX Design 實踐無障礙購物 從線上業務策略的初始階段考慮UX Design時,完美的UX Design會讓你看到切實的好處,因此你必需在初始階段將UX視為重要原素,而非到後期才檢視。儘管如此,如果你已經有一個網站,而又無法在整個網站上進行全面修改,改善UX Design亦可以使線上營運更有效,方法如下: 創建無阻力的結帳路徑 在轉化漏斗中,結帳這部分具有重要意義(如前所述)。確保結帳過程簡潔、快捷,客戶在購買時便不會失去耐心。通過減少客戶進入下一階段時所需填寫的字段數量,使一切變得簡單。基於此想法,將整個結帳簡化為兩頁流程,可以使客戶感到放心和有信心。 為了進一步加快結帳速度,您可以實施結帳頁面的自動填寫(auto-fill)功能,客戶只需單擊幾下即可完成該過程。地址、電子郵件或姓名和區號的自動化輸入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同時消除任何輸入錯誤。 無縫體驗 根據2016年Forrester Research的見解,精心設計的用戶體驗可以使網站轉化率提高400%。大量的業務運營和相關的客戶互動都在線上進行,確保您的業務網站是跟據客戶的思考模式而訂制,並能與客戶建立聯繫非常重要。通過您的在線網站轉化更多潛在客戶的唯一方法,是創造無縫的用戶體驗。流暢的互動、輕鬆的導航,以及迅速的客戶支持渠道,有助於提供無縫的UX體驗。 不要太樂於提供選項予客人 在營運上,很多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的。更好的用戶體驗設計會保留一些好的選擇或客戶必須做出的決定,才能帶來最少的困惑。不是說要減少業務的彈性,而是避免給予太多選擇而導致客戶選擇困難。要記住,在客戶購物的每個階段中,提供過多的選擇可能會增加混亂和煩惱,令他們最終沒有完成整個購物流程,是為「決策疲勞」。 預先計劃所提供的所有選項,來推動客戶作出更快的決策,注意哪些信息可以影響客戶並增強他們的信心,保持清晰地顯示關鍵細節,例如訂閱費用、運輸費用、第三方付款費用等。 產生信任信號 如果您的網站經常遇到拒絕訪問、網站錯誤、混亂的價格結構、誤導性的服務承諾、缺乏安全標準和付款方式受限的問題,那麼您與客戶的在線互動將不會有成果。您要創造更多的網站轉換和信任信號的機會,集中精力為用戶創建從登陸頁面/首頁到結帳頁面的平穩、可靠的旅程。如果每個要素都能體現出承諾和真實性,那麼客戶就會相信您的業務。 其他可行的方法是,獲取與您有生意往來的知名公司的透明評論、推薦。 優化行動裝置上的 UX 當您的大部分業務像電子商務網站一樣在線運營時,引入一些簡單而智能的用戶體驗設計,可能會吸引大量由移動裝置而來的客戶互動。例如,您可以考慮增強導航功能,並在頂部添加搜索欄或按鈕。 您亦應該加快在移動設備上加載網頁的速度,這也是為使用移動設備的客戶改善移動用戶體驗的另一種方法。為了獲得更好的移動UX互動式界面,iPhone建議使用44像素按鈕。 在一次購買和終身購買之間進行選擇 並非每個客戶都會成為您的終生忠實客戶。但是,如果一次購買時同時暗示了一個忠實的承諾,那就這樣吧。當您看到在線訪客對嘗試提供產品感興趣時,表明他們對您的產品存在良好的印象,亦有可能演變成忠誠的客戶。明智的做法是用無協議政策,即客戶無需特定帳戶或合同即可購買自己喜歡的產品 結語:選擇經驗豐富的UX 學習夥伴 有興趣了解更多,可報名參加於2025年11月4日CPJobs x […] ...

【職場 Hacker】甚麼是「職場 Hacker」?  解鎖你的職場密碼 

努力工作卻仍感覺停滯?在現今變化激烈的職場裡,「聽話」已不再代表「出色」。真正能突破框架的人,不是完全遵從規則,而是懂得並有理由破解規則、重寫職場系統的 Hacker。 「職場 Hacker 不是叛逆者,而是看透遊戲規則、創造新機會的行動者。」 打破的不是規則,而是慣性科技中的 Hacker 代表用創意找到系統更高效解法的人。放到職場中,「Hacker 思維」是一種主動優化工作的態度:從觀察問題開始,重新設計流程,找到能讓自己與團隊變快的方法。 職場 Hacker 會思考:「這樣做有更好的辦法嗎?」他們不是違規,而是用新角度看待舊問題,讓工作更順暢、更有價值。 為何你也該成為職場 Hacker?1.  洞察規則,擺脫盲目努力多數人忙於完成任務,卻忽略規則背後的邏輯。職場 Hacker 懂得觀察哪些技能更被重視,哪些行為能創造機會? 2.  設計方法,掌握主動權他們不等上司交代,而主動優化流程、整合資源,在混亂中寫出新規則。 3.  持續學習,成為不可取代的專業者Hacker 懂得把學習變成習慣,快速吸收新工具與知識,讓自己的價值始終領先別人半步。 職場 Hacker 的 6 大核心能量 特質 能力描述 創新力 用全新角度提出高效解法 洞察力 看出潛在規則與關鍵問題 行動力 先行嘗試,用成果證明想法 學習力 不斷吸收與應用新知保持競爭力 協作力 建立共贏網絡,放大影響圈 影響力 讓他人願意聽、願意跟隨 啟動你的 Hacker 模式1. 重整日常工作任務,找出最耗能的環節。2. 運用簡化原則(ECRS,包括Eliminate刪除、Combine合拼、Rearrange重排及Simplify簡化)刪減不必要步驟。3. 建立小規模試驗並追蹤成效。這不只是工作優化,而是一種「自我升級」的習慣。 職場 Hacker 不是職稱,而是一種 mindset。他們觀察敏銳、行動理性,用一步一微細改動而讓公司變得更快、讓自己變得更強。 下一次,當你遇到困難時,別急著抱怨:「為甚麼制度這麼煩?」試著問:「我有沒有能力去改變它?」因為,每一道鎖,都有一把屬於你的鑰匙。 【亮點】 ...

準時收工靠自己!Python「自動化」絕招幫你踢走 OT!

機器學習及數據科學總是離不開 Python 編程語言。根據 TIOBE 的指數顯示,Python 編程語言已在 2017 年成爲10 大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2019 年編程網站 StackOverflow 年度開發者調查訪問近 90000 位開發者,指出Python 亦是目前最受歡迎及增長最快的編程語言程式。以開發者而言,Python 作爲一款高階的編程語言,能夠在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AI)學習上發揮應用。有賴於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商業公司能夠提升競爭力和保持彈性。現時 Python 被普遍應用於網頁設計及自動化數據分析。 這篇文章將會講解 10 個 Python 最常見的商業應用。 Python 最常見的商業應用: 有興趣了解更多,可報名參加於2025年10月21日CPJobs x Xccelerate 舉辦嘅Lunch & Learn 活動,了解更多有關Unlock Explosive Business Growth with Data Analytics: A Python-Powered Masterclass 嘅知識,或到Xccelerate 網站了解更多。 ...

季節理財:MPF適時調整才能保值增值(上)

對許多上班族而言,每日的衣著選擇反映著季節變化與場合需求——夏天輕便清爽,冬天保暖厚重;見客戶時講究專業形象,日常辦公則傾向休閒得體。同樣地,強積金(MPF)作為退休儲備的重要一環,雖是長期投資,卻也需因應市場環境與人生階段作出相應調整。 市場如四季,投資需應變自2000年12月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已超過25個年頭。不同時期的市場表現,猶如四季更迭,各有其鮮明特色: 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穿搭上費盡心思,卻對MPF組合置之不理。筆者接觸的客戶與朋友中,不少人工作二十年來從未調整MPF配置,始終維持「全倉港股」的策略。結果,雖在早期享受市場紅利,近十年卻錯失了美股帶來的豐厚回報。 這好比衣櫃裡始終只有十年前流行的款式——當初或許時尚,如今卻已不合時宜。投資亦然,市場環境不斷變化,若組合始終不變,便可能錯失增值機會。 穩定不等於僵化 定期檢視是關鍵長期投資並非要求大家如潮流達人般頻繁更換策略,但絕不能「十年如一日」。專業建議是:每年至少檢視一次MPF組合,確保其符合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與財務目標。至於如何配置資產、何時應進取或保守、不同年齡層適合什麼策略?我們將在下篇詳細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