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隻天生會跟隨領袖,然而,在許多人與狗的相處模式中,常見的領導方式不外乎兩種極端:支配或寵溺。然而,這兩種方式往往無法真正有效地與狗建立起健康的領導關係。
兩種常見的領導模式:支配與寵溺
第一種模式是「支配」,也就是透過比狗隻更兇、更威風、聲音更大聲,甚至帶有恐嚇的語氣,強迫牠們聽話。這種方式基於權威和恐懼,試圖建立一種單方面的控制關係。
第二種模式則截然相反,是「寵溺」。凡事都遷就、滿足狗隻的要求,讓牠們隨心所欲。這種放縱的相處模式,雖然看似充滿愛意,卻讓狗隻缺乏界限感,最終導致牠們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的領袖。
事實上,這兩種極端模式都無法真正好好地管理一隻狗。
狼群理論的演變與Cesar Millan的啟示
在1940年代的狗隻領袖理論中,曾有一種「狼群理論」盛行。當時人們認為,支配和階級制度是決定狗隻跟隨哪個領袖的關鍵。他們相信,狗會自然地順從階級較高、更具支配性的人。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觀點被發現並非完全準確。研究和實踐證明,狗隻最順從的並非最具支配性的人,而是那些具備「冷靜能量」的領袖。
在狗隻訓練界,Cesar Millan是一位極具盛名的人物。他常常強調,一個好的狗隻訓練員,其核心特質在於是否擁有「冷靜而富自信的能量」。
自身的體會:冷靜自信才是關鍵
作者在飼養愛犬花生後,對這個領導學理論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發現,無論是寵愛或責罵,都無法讓花生真心跟隨。反之,當他展現出冷靜的能量,並以自信、肯定的語氣發出指令時,花生才最願意聽從。
這個經驗帶來了一個重要的「Aha Moment」:時代真的已經不同了。在領導狗隻時,我們所需要的不再是攻擊性和階級性,而是冷靜和自信。
結論
這種冷靜而自信的領導方式,不僅適用於狗隻,更值得我們反思在人際關係中。真正的領導力,並非來自於強勢的控制或無底線的遷就,而是來自於內在的平靜、堅定的自信以及清晰明確的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被尊重和信賴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