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辦公室入面,我哋會遇到各式各樣嘅同事,有啲人天生就係「人來瘋」,鍾意熱鬧、主動社交;有啲人就比較安靜,鍾意獨自思考。呢兩種截然不同嘅性格特質——I 人 同 E 人,喺職場上各有優勢,但亦可能因為誤解而產生問題。今日我哋就嚟深入探討下,點樣理解同解決呢啲問題。
I 人 喺辦公室嘅表現
I 人 通常會從獨處中獲得能量,佢哋嘅行為模式可能包括:
- 專注力強: 鍾意喺安靜嘅環境下專注工作,容易進入「心流」狀態,適合需要深度思考同細緻嘅任務。
- 深思熟慮: 喺表達意見前會仔細思考,唔會輕易打斷別人,發言時通常言之有物。
- 善於傾聽: 係好好嘅聆聽者,能夠捕捉到對話中嘅細節,理解他人嘅觀點。
- 避免社交活動: 對於大型、嘈雜嘅社交場合可能會感到疲憊,更傾向於一對一或小規模嘅深度交流。
- 唔鍾意被中斷: 當佢哋專注工作時,頻繁嘅打擾會令佢哋感到困擾同效率下降。
E 人 喺辦公室嘅表現
E 人 通常會從社交互動中獲得能量,佢哋嘅行為模式可能包括:
- 積極主動: 鍾意發言、表達意見,喺會議中表現活躍,樂於參與討論。
- 適應力強: 容易適應新環境,迅速同新同事打成一片。
- 多任務處理: 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並喺互動中激發靈感。
- 享受社交: 鍾意參與團隊活動、聚餐,從人際互動中獲取能量。
- 樂於分享: 鍾意分享自己嘅諗法同感受,亦會主動關心同事。
辦公室 I 人 與 E 人 行為可能產生嘅問題
當兩種性格特質嘅人喺同一個空間工作時,如果缺乏理解,就容易產生摩擦或誤解:
1. 溝通誤解:
- E 人 睇 I 人: 可能覺得 I 人 沉默寡言、唔夠積極、冇意見、甚至係唔合群。
- I 人 睇 E 人: 可能覺得 E 人 太過嘈吵、衝動、唔經大腦就講嘢、或者打擾佢哋工作。
2. 會議參與度:
- E 人 可能主導會議發言,令 I 人 難以插話或需要更多時間思考先表達。
3. 團隊合作:
- I 人 可能傾向於獨立完成任務,而 E 人 可能更鍾意集體討論同協作。如果分工唔清晰,可能會導致效率問題。
4. 工作環境偏好:
- I 人 可能偏好安靜嘅私人空間,而 E 人 可能更鍾意開放式、互動性強嘅辦公環境。
5. 能量消耗:
- E 人 長時間獨處會感到疲憊,I 人 長時間社交會感到耗盡。
解決辦公室 I 人 與 E 人 行為問題嘅方法
要解決呢啲問題,關鍵在於互相理解、尊重差異,並建立包容性嘅工作文化。
A. 對於個人(僱員)嘅建議:
1. 了解自己同他人:
- 自我認知: 了解自己係 I 人 定 E 人,以及自己嘅工作習慣同能量來源。
- 學習識別: 嘗試理解同事嘅性格特質,唔好輕易下判斷。例如,I 人 嘅沉默可能係思考緊,而唔係冇意見。
2. 調整溝通方式:
- I 人:
- 喺會議前準備好要講嘅重點。
- 如果會議上冇機會發言,可以喺會後透過電郵或私下同主管或相關同事溝通。
- 主動約同事進行一對一嘅深度交流,而唔係只參與大型社交活動。
- E 人:
- 喺會議中預留時間畀 I 人 發言,可以點名提問。
- 溝通時留意對方嘅反應,唔好一味講自己嘅嘢。
- 尊重 I 人 對安靜環境嘅需求,避免不必要嘅打擾。
3. 設定界線:
- I 人: 喺需要專注時,可以戴耳機、或者禮貌地告知同事「我需要專心工作一陣」。
- E 人: 學習觀察同事嘅工作狀態,喺對方專注時避免打擾。
4. 尋求共同點:
- 無論 I 人 定 E 人,都可以喺共同嘅工作目標上建立聯繫。多啲專注於工作本身,而唔係性格差異。
B. 對於組織/管理層嘅建議:
1. 建立包容性嘅工作文化:
- 培訓: 舉辦關於性格特質同溝通風格嘅培訓,提升員工對 I 人 同 E 人 特質嘅理解同尊重。
- 鼓勵多元: 強調唔同性格特質都能為團隊帶來獨特價值。
2. 優化溝通機制:
- 會議策略:
- 提早發送會議議程同資料,畀 I 人 有足夠時間準備。
- 鼓勵多種發言方式,例如喺會議中設立「思考時間」,或者允許透過文字訊息發表意見。
- 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避免少數人主導。
- 非正式溝通: 鼓勵一對一嘅對話同小組討論,為 I 人 提供更舒適嘅交流環境。
3. 提供彈性工作環境:
- 混合辦公模式: 如果條件允許,提供居家辦公或混合辦公嘅選擇,讓員工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嘅工作環境。
- 辦公室佈局:
- 喺開放式辦公室中設立「安靜區」或「專注區」,畀 I 人 可以專心工作。
- 提供隔音耳機或小型會議室,方便需要集中注意力嘅員工。
- 同時保留公共休息區或茶水間,滿足 E 人 社交需求。
4. 因材施用,分配任務:
- 根據員工嘅性格特質分配任務:
- I 人: 適合需要深入研究、數據分析、寫作、程式編碼等獨立完成嘅任務。
- E 人: 適合需要客戶溝通、團隊協調、演講、銷售等需要大量互動嘅任務。
- 但同時亦要鼓勵佢哋嘗試挑戰自己,發展新技能。
5. 提供發展機會:
- 為 I 人 提供公開演講或領導力培訓,幫助佢哋提升表達能力。
- 為 E 人 提供深度思考或數據分析嘅機會,鼓勵佢哋發展專注力。
6. 定期檢視與反饋:
- 定期收集員工對工作環境同溝通方式嘅反饋,並根據反饋進行調整。
結語
I 人 同 E 人 並無優劣之分,只係兩種唔同嘅能量獲取同行為模式。一個高效能嘅辦公室,應該係一個能夠包容同善用唔同性格特質嘅地方。透過互相理解、調整策略同創造多元化嘅工作環境,我哋可以令 I 人 同 E 人 都喺辦公室中發揮所長,共同推動團隊同公司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