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承托自身體重的其中一個重要關節,它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是否行動自如,所以絕不能輕視膝蓋痛的問題。今期是膝關節篇的最後一期,這次會集中討論「次發性問題」引發膝蓋痛的成因。
人之所以能平衡站立是需要肌肉協調,而身體軀幹、肌腱、肌肉、關節互相協調,避震及平衡身體,才能支持身體活動。換句話就是說這些關節為了達成平衡,它們是互相牽動的,所以若有一關節因為肌肉的發炎而發生疼痛,則其他關節一定須要改變姿勢做配合,以維持身體重心穩定,避免跌倒。然而這些改變會引發其他關節出現代償機制。
舉個例來說,若一名成人年因身體過重,足部肌肉缺乏適當鍛鍊,令足部肌腱組織無法有效支撐體重,引致後天性足弓下榻,出現扁平足,足弓是用作承托步行時身體的重量,當足部再不能承受體重的壓力時,每當站立或走路,便須要將膝關節做代償機制,代替足弓和踝關節來承擔身體的壓力,才來維持身體的平衡和重心。
這種長期洗禮的代償機制就會造成膝蓋痛,普遍人不會想像到原來扁平足才是導致膝蓋痛的元兇。正因如此,這個例子告訴大家不要輕視身體其他關節和肌腱的問題,因為它隨時會引發其他次發性的問題,出現連鎖的負面影響。有見及此,如患有扁平足並同時有膝蓋痛的讀者們,首先應該著手解決扁平足的問題,選擇鞋底可承托足弓及最好有防滑及吸震功能,長期穿著的鞋子亦每半年至一年就應該需要更換,當然還要避免站立太久或走路時間太長,令足部過勞。
總括而言,造成膝蓋痛的成因有很多,絕對不是退化就可解釋一切。除了退化,體重過重、次發性的肌腱發炎、意外創傷外等都可能導致膝蓋痛。如果你感到膝關節不舒服,應盡快找註冊物理治療師作仔細鑑別診斷,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痛楚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