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職場安多酚】 當「感性腦」遇上「理性腦」

古語有云:不要在生氣時作決定,也不要在快樂時許承諾。這是老生常談的道理,但我們卻屢屢犯上同樣的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在快樂時,會興奮得口若懸河,作出未經細心思考、甚至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承諾。相反,當我們生氣時,我們受負面情緒影響,令我們在未掌握事情的全部前,作出令自己後悔莫及的決定。其實,上述兩個情況都是我們「理性腦」和「感性腦」的思想對決。

人的情緒是源自於腦內的邊緣系統 ( Limbic system ),邊緣系統包括扣帶皮層 ( Cingulate gyrus )、前文提及過的杏仁核 ( Amygdala ) 和海馬體 ( Hippocampus )。當中,扣帶皮層負責處理血壓、心跳、呼吸調節、認知等。杏仁核負責處理恐懼、不安、悲傷、喜悅、直覺等情緒。海馬體則是掌控來自眼、耳、鼻的短期記憶與資訊等,整個邊緣系統常被稱為「感性腦」。

而理性思維則由大腦額葉皮質來主控,它主要掌控理性分析的思考能力和語言功能,我們稱它為「理性腦」,它也常被喻為「CEO腦」。

當問題出現時,成敗的關鍵往往在於你決策的千鈞一髮間以「感性腦」還是「CEO理性腦」主導。説到這裏,相信你一定對如何培養「CEO理性腦」感興趣。答案很簡單,便是修習正念 ( Mindfulness ) 了。

參考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站中腦神經研究指出,當人持續地練習正念時,部分腦部結構如海馬體、後扣帶皮層、顳頂交界處等的灰質 ( Gray matter ) 密度增加,這些結構對調節情緒、同理心的表現有重要角色;而杏仁核的灰質密度則下降,有助提升面對困難時的抗逆能力。此外,正念也能有效地提升大腦額葉皮質功能,令理性思維更能發揮。

所以,無論你在決策的當下是快樂或生氣,先讓心靜下來,俾三個深呼吸自己。然後,心內的波濤平靜了,自然能看清當下的情況,作出你應有的承諾或決定。

如果大家遇到任何工作的奇難雜症,歡迎電郵筆者分享所見所聞。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pjobs.com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