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發財立品】品牌如何較啱channel與顧客溝通

在瞬息萬變數碼化的年代,品牌需要重視和花大量資源做digital marketing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不同創新社交平台或手機Apps的出現,對於打造品牌者會感到吃力。尤其在疫情下,機不離手一族以外,平常沒花太多時間於社交平台的群體亦開始使用及瀏覽個別平台。要如何找出與顧客溝通的對口,成為content management 以外的一大難題。

 

前陣子於香港出現社交平台及messaging platform的移民潮,就足以讓各位marketers傷腦筋。「要馬上跟風轉台?」「睇定啲?」「開咗先再睇情況?」我深信大家都有同樣的問題在腦海中浮現過。此外,近日亦掀起一場開房風暴,亦讓大眾開始留意、嘗試、了解個別新社交媒體平台或信息溝通平台的功能及影響力。作為marketers的一份子,筆者當然亦花了不少時間試用並感受各個平台的威力。其實對於筆者來說,新舊平台交替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要選擇一個與顧客啱channel的平台,除了在使用的方法、簡易度、功能上的比較,大家應該都需要先感受一下該平台所形成的一種風氣、文化、感覺等等。基本上不同平台的受眾,文化及喜好都會有所分別。

 

對筆者而言,傳統的社交媒體已經有點變成了以往的傳統報紙、電台、電視台作為消息爆發的第一點。而其他新使用的軟件或平台已經變成某一群體的聚腳點,而在當中繼續發酵。與其花上大量時間、精神、資源選擇最適合的channel,不如嘗試以單一訊息、議題,於不同平台以不同手法吸引該平台的受眾讓訊息繼續發酵,再根據效果而選擇出較為適合自己的推廣平台,這可能會給大家一個更加明確的路線圖。

 

新平台的永續性,亦需要留意。要知道不同平台所引申出來的一股熱潮和感覺有機會只會曇花一現,缺乏永續性流失粉絲及用戶。無論選擇那一個channel,大家應該不要過分依賴單一平台,在感受過不同平台帶來的效果後,善用不同平台的功能及其特色,讓不同圈子都對各位marketers推動的campaign能夠遍地開花、發揮威力。

 

Johnson Lo

英國特許市務學會 ( CIM ) 香港分會主席,專業導師、品牌大師、市務及商業顧問,Sprouts Concepts創辦人。打造品牌和做人一樣,說來容易做卻難。憑多年替各行各業客戶打造品牌的經驗,拆解打造品牌橋妙之處。

電郵:Johnson_lo@sproutsconcepts.com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SproutsConcepts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