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物理自療】適當體適能訓練 打好發展基礎

上一次提到兒童體適能對子女的發展是非常重要,而兒童體適能的運動與一般成年人的運動是有分別的,今期會講解3至5歲兒童參與體適能訓練對往後發展有甚麼好處。

兒童體適能訓練可用年齡分成三個組別:分別是幼兒 ( 3至5歲 )、小學階段的兒童 ( 6至11歲 )、青少年 ( 12至17歲 ),分類的原因是生理上的變化、訊息接收的能力或是成長的里程碑上,都有明確三個階段之分。

而3至5歲幼兒的可塑性較為高,因這個階段對於體格的塑造或是性格的發展都屬於黃金期,亦會影響往後兩個階段的發展。

肌肉控制的重要性

大多家長都期望子女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從體適能角度而言,即是有基本的手眼協調、大小肌肉都能應付生活環境所需。其實大肌肉即是用作跑步、跳動、平衡的肌肉;而小肌肉即是用來控制比較細微動作的肌肉,例如執筆寫字、畫畫和文字大小控制等,大小肌肉缺一都不可,不應該集中其中一項,而是全面地訓練。

不過對於3至5歲及6至11歲的兒童,他們並不需要使用啞鈴或器械等負重訓練,因為他們還未到發育階段時,身體未必會有太大的變化,只要用自身體重的訓練已經很足夠。

專項運動 VS 體適能訓練

有些人可能會問,平時子女已經有學籃球、網球或踢足球等專項運動,是否等於有好的體適能呢?筆者認為,兒童體適能的訓練與專項運動訓練有所分別,兒童體適能訓練目的會比較注重整體性的發展,而每項專項運動主要使用的肌肉群都有不同,例如拍類運動,前臂肌肉可能會比較發達;足球和籃球則是使用較多腿部肌肉的運動。

因此,幼兒時期的體適能訓練計劃,不會以運動表現為評估目標,相反是為健康體適能打好根基,比如有好的自理能力、避免過重或癡肥等現象;同時鍛鍊良好心肺功能、平衝力、反應力,為日後參與專項運動作好準備。

下一次將會講解兒童體適能訓練,會透過不同的活動來訓練兒童的品格,如紀律及團體精神等,作為家長的你,不要錯過。

 

( 物理自療-第258期 )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

周錦浩

香港及澳洲註冊物理治療師,在港考獲物理治療學士學位,遠赴澳洲考取運動專科物理治療碩士,其後取得針灸文憑。筆者現為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 ( 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s, AASFP ) CEO和課程總監,同時擔任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 ( Asian Fitness Therapy Center, AFTC ) 運動專科物理治療顧問一職,以及新城電台節目主持。結合醫學及體適能知識,融合中西醫學及二十多年的臨牀經驗,筆者已培訓逾萬名專業教練和數以百計的物理治療師。希望人人健康,鼓勵大眾利用「自」療的方法,解決自身痛症,乃此欄目之名稱由來。

電郵:aasfp@aasfp.com

網址:www.aasfp.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erenceckh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