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夏天已經過去,但是現在香港的運動風氣仍然熾熱,做運動的人除了想練得一身肌肉之外,健康都是一個新趨勢,而且看見不少特殊人士需要做運動來保持健康。
對於普羅大眾,做運動不一定要參加泰拳班,或在健身室做抗阻力訓練;而是可能基於某些原因,開始接觸運動,接觸過後更發現做運動,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和辛苦,而運動過後感到心理和生理狀態都有改善。
除了搏擊、有氧運動、抗阻力運動之外,現在的體適能訓練種類,已可循著參加者的目標去重點訓練,例如產前產後運動、長者體適能訓練、普拉提訓練、功能訓練、康復後姿勢訓練等等。
以上訓練大家都可能聽過,甚至更會網上簡單搜尋資料、短片,希望在家中簡單嘗試,但是沒有專人從旁指導,始於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目標明確,又願意投資一定的金錢去達成目標,其實市面上除了連鎖健身中心之外,還有很多不同規模的工作室、運動治療中心、拳館、瑜伽館,提供多元化的服務,讓不同需要或不同體適能程度的市民參與,所以不論是孕婦、長者、兒童及青少年、甚至經歷過運動創傷的人士,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場所。
雖然全港健身運動場所眾多,但是市面上的確沒有一個簡易的方法,去尋找適合自己和鄰近自己的場所,有見及此,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 ( AASFP ) 出版了《香港健身Guide 2017》,通過項目及地區分類,令讀者有效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運動場所。
下一次「就業篇」與大家分享體適能是否一個能賺錢及有發展機會的行業。
﹙物理「自」療 —— 第182期﹚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