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過往不少人做運動都會選擇跑步、游泳、打籃球、踢足球等,但是近年的運動趨勢已有明顯的轉變,健身成為了不少港人下班後的選擇,而健身一詞不只與健碩掛勾,而是象徵著健康、復康及生活質素提升。
本院今年出版《香港健身Guide 2018》,除了讓大眾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場所外,更進一步調查市民對運動的看法。
是次調查由7月8日至19日進行,訪問了912位香港市民,男女比例分別是55.7%及44.3%,年齡層以31歲至40歲 ( 27.3% )、46歲至55歲 ( 25.4% )、18歲至30歲 ( 24.5% )為主。
其中81.7%受訪者「非常同意」運動會對健康有幫助,當中喜愛的運動前五位包括健身 ( 62% )、跑步 ( 46.5% )、行山 ( 46% )、游水 ( 41.7% ) 及球類運動 ( 38% ),隨著健身運動演化出不同模式,如街頭健身、自身體重在健身界崛起,因此公園或戶外 ( 46% ) 成為熱門選擇,不過室內地方依然有捧場客,分別有連鎖式健身中心 ( GYM ) ( 30.4% )、住宅會所 ( 27.5% )、康文署健身中心 ( 26.3% )、非連鎖式健身工作室 ( Fitness Studio ) ( 19.9% ) 及拳館/瑜伽中心 ( 15.5% )。
調查亦發現到大眾進行運動的原因,似乎不再是印象中的追求健碩或苗條身材,而是想擺脫傷患、病痛與不健康的生活模式所困擾的考量,55.4%受訪者表示,因為受到肥胖、過重、肩頸腰背痛、脊椎等不同程度的問題影響,而被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建議多做運動或健身,而預防疾病及為健康著想 ( 50.3% )、健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已成習慣 ( 49.9% )、釋放壓力 ( 47.2% ) 也驅使他們做運動。
越來越多人注意運動期間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希望因長期動作不佳,引致關節或肌肉受傷,最終得不償失;因此,26.8%受訪者表示聘請過私人教練,原因是教練擁有專業資格,可以提供意見及指導,訓練較安心 ( 33.8% ) 以及希望有人可以從旁鞭策確保進度,推動自己 ( 27% )。
《香港健身Guide 2018》除了實體版之外,還增設了一個搜尋網站www.fitnessguide.hk給大眾使用,市民可透過不同的關鍵字,包括地方、場所名稱、甚至訓練種類,來尋找適合自己的健身場所。
下一次與大家分享更多體適能資訊
﹙物理自療 —— 第226期﹚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