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內情】追求學歷還是學問?
大學聯招結果剛出爐,有人歡喜有人愁。今年約有5萬人考取文憑試,爭奪資助大學約1.5萬個學位。細心想想,香港已有九所資助大學、數十所費非資助學院及自資副學士課程。有意繼續升學的同學,其實不乏選擇。
然而,學歷是否等於一切?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學歷迷思:不管什麼,只要有書就讀,多幾張證書亦不嫌多。筆者認為學歷未必等於學問,那一張張的證書好比量度輕重的磅,量度長短的尺,越多證書只能證明你花了時間學習,不一定與成功畫上等號。
從前香港的職場架構大致分成藍領和白領兩類。藍領主要是未能升學,選擇對學歷要求不高、以勞力為主的職業;白領則是繼續升學,畢業後選擇俗稱「坐冷氣房」的文職工種。隨著經濟轉型,過往藍白領之分慢慢轉變成為勞動力和知識型兩類工種。其中勞動力工種除了包括需要技術的藍領工作,亦增加了不少服務性行業,例如餐飲、零售和酒店等。知識型工種則仍代表白領,卻衍生另類「白領工人」(意指低層文職人員、收入不高且沒有可晉升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