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Career counselling, advice and guidance

Search Article

Tag: 營造師

【行業內情】追求學歷還是學問?

大學聯招結果剛出爐,有人歡喜有人愁。今年約有5萬人考取文憑試,爭奪資助大學約1.5萬個學位。細心想想,香港已有九所資助大學、數十所費非資助學院及自資副學士課程。有意繼續升學的同學,其實不乏選擇。 然而,學歷是否等於一切?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學歷迷思:不管什麼,只要有書就讀,多幾張證書亦不嫌多。筆者認為學歷未必等於學問,那一張張的證書好比量度輕重的磅,量度長短的尺,越多證書只能證明你花了時間學習,不一定與成功畫上等號。 從前香港的職場架構大致分成藍領和白領兩類。藍領主要是未能升學,選擇對學歷要求不高、以勞力為主的職業;白領則是繼續升學,畢業後選擇俗稱「坐冷氣房」的文職工種。隨著經濟轉型,過往藍白領之分慢慢轉變成為勞動力和知識型兩類工種。其中勞動力工種除了包括需要技術的藍領工作,亦增加了不少服務性行業,例如餐飲、零售和酒店等。知識型工種則仍代表白領,卻衍生另類「白領工人」(意指低層文職人員、收入不高且沒有可晉升的空間)。 ...

【行業內情】營造師與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在國家大力支持和帶動下,大灣區現在和未來幾十年的建設規模將為全世界所羨慕,營造師在此大環境下把握優勢,當然大有可為。 相對美國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或是與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比較,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暫時稍微落後。而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當中,營造師等建築專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能吸引我國和全世界高品質的人才到大灣區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教育方面,香港許多所大學都在國際上享負盛名,而其中五所有提供建築設計、建造工程和建築管理科目的大學都在世界大學排名100名以內。這能為香港在內的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吸引內地和世界各地,尤其是英語國家的優秀人才到香港修讀建造相關的大學課程,讓人才以香港為跳板,進而成為大灣區建設的支柱。這亦是香港在大灣區中所扮演的其中一個重要角色。 因此,在建造專業人才互認上,粵港澳三地必須加緊對接,其中深圳市前海和珠海市橫琴已經實施了先行先試,容許香港合資格的專業人士在區內直接提供服務。 ...

【行業內情】營造師篇 – 期望管理傑青 營造師

「傑出青年」與「營造師」兩者有何關係?今天就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位年青人如何由營造管理專業,從而晉身「傑出青年」的真實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為黃偉倫(Michael)。Michael早年畢業後投身建築公司任職技術學徒,在工作過程中對營造管理產生興趣,便於工餘時間報讀有關課程,積極裝備自己,最後考取「營造師」(Construction Manager)的專業資格,向工程管理路向邁進。後來,Michael更獲公司委任為營造工程項目經理,帶領團隊完成一系列地標工程。  ...

【行業內情】營造師篇 – 巾幗不讓鬚眉

建造業一直被視為以男性為主導的行業,經常見到從事地盤工程的男士們大汗淋漓地工作。經過社會人口流動改變男女失衡,加上近年建築相關學科及種類不斷增加,如工料測量,工程安全及環保,工程策略及營造管理,亦吸引不少年輕有志的女性加入建造業這個大家庭。建造業的專業形象已被社會廣泛接受,說不定將來男女各分天下,正是建造業的大趨勢!   昔日的地盤工程人員被視為藍領,皆為男士的天下。現今已有不少女性擔任地盤前線及營造管理工作,由以往的師徒制開始轉化成為專業制。全因透過業界多年來的努力及推廣,令工程管理人員的形象得以改善,女性入行不斷提升,令到工程前線監督人員女性的比例由以往的九比一變成現在的七比三。 ...

建築業管理人才需求與趨勢

在建築工程界,相信大眾對建築師(Architect)、工程師(Engineer)、測量師(Surveyor)等專業人士並不陌生。但有多少人認識營造師(Construction Manager)呢?大眾對此專業界別認識不深,或許是因為未瞭解其涉獵範圍。一提起建築師,大家立即聯想到建築設計、工程師配對結構計算、測量師自然地關聯到土地、屋宇、建築/工料測量。但其實上述的專業範疇,營造師都會涉及。尤其在現代工程項目當中,建築專業管理日趨重要,對專業營造師的需求亦隨之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