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品牌進行推廣的時候,理所當然都會以正面和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客戶。大家印象中有否曾經見過品牌推廣自己的不足之處?當一個銷售員將產品樣板展示給客人的時候,當然會將最好的拿出來展示。筆者最近在一個國際商品交易會中,就有不一樣的經歷。
因為疫情,筆者未能到外地參與交易會,而對方安排了產品樣板直接寄到手上作為參考。當洽談進行期間,筆者將產品打開檢查及研究,但發現有不少瑕疵。當與對方銷售經理洽談時,對方竟然回覆他們是故意將有瑕疵的產品發過來。他們的解說是因為產品是大量生產,產品出現瑕疵是必然發生的事。希望透過今次將有瑕疵的產品發過來讓客戶預先了解,將遇見問題首先呈現給客戶,讓大家清楚及藉此讓大家雙方能接受的底線確認下來,亦將可接受的百分比加入合約內容。
賣家這一次的做法,讓筆者覺得非常意外!這一種逆向銷售手法,坦白說從未發生。作為打造品牌的專業人員,立刻讓自己以逆向思維深究一番。但始終,從客人角度出發,這一個是進出口交易,作為買家絕對需要冒着產品出現問題的風險而去評估是否決定引入該產品。因為進行國際商品貿易,最害怕遇到的事情便是貨不對辦,損失時間和金錢。當買家檢查產品的時候,發現有瑕疵的確會對該品牌產品的印象大打折扣。就算對方表明這個動作是希望讓買家清楚了解有機會出現瑕疵的地方而進行協商,但這個做法的而且確讓買家的信心下滑。為何要表明自己將會出現問題呢?雖然以逆向思維的方向去深究,明白可能這樣能夠解決將可能發生的問題,始終將問題底線說清楚比起發現問題時再作出爭拗為佳。
這可能於商品交易中,能預先避免爭拗的出現,但在品牌形象上,的而且確影響到買家對該產品的信心。這種逆向思維的做法,對品牌推廣實在是一種充滿挑戰的舉動。你們又覺得這樣的方式是非常聰明的手法,還是一種衝擊客戶心理的趕客舉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