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物理自療】膝關節保養得好 減慢退化速度

不少人會遇到膝關節退化問題,聽到有人說走路太多、蹲得太低或跑得太多,都會令膝關節退化,所以少跑為妙,究竟膝關節退化能夠預防嗎?今次會與大家探討一下膝關節退化問題。

有人認為減少膝關節活動就能減少退化的機會,達致預防效果。其實很難一概而論,當膝關節缺乏活動時,退化的速度有可能會較快。相反,恆常保持膝關節活動,並且留意細節,如穿著吸震的波鞋、做足夠的熱身運動等,膝關節退化的速度,亦會相對減慢。

究竟膝關節退化能否預防呢?事實上,退化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論你體魄有多好,都有機會出現退化問題;不過,退化速度因人而異,如果關節保養得好,可能70歲甚至80歲才退化,若保養得差的話,可以50至60歲左右已經出現退化問題,而且退化速度亦比較快,所以不必以為退化是一種病。

如何保養膝關節

膝關節的好與壞跟使用頻率固然有一定的關係,原來膝關節內的壓力和磨擦亦與退化有關,例如:體重過高、跑姿不對、常跑步又沒有穿著吸震跑鞋的人士,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會較大。要保養好膝關節就要保持適當的體重,進行涉及跑跳的運動時 ( 如跑步及籃球 ),應穿合適及具有吸震功能的鞋,這樣可以減輕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

在運動前或日常生活中,若膝關節內有足夠的潤滑液,可以減少膝關節的磨擦,從而減慢退化情況。最直接的方法是進行沒有負重,而關節不停地郁動的動作,都可保持膝關節潤滑。例如在水中進行踏單車的動作、踏較輕阻力的健身單車、鐘擺腿,即小腿前行擺動猶如盪韆鞦的動作。

除了保持膝關節有足夠的潤滑程度,肌肉力量對關節的保養亦很重要。如果股四頭肌及膕繩肌(即大腿前及大腿後肌肉)有足夠的力量,一旦膝關節受到壓力、撞擊或跳高著地時,這些肌肉都能協助減輕膝關節進行運動時受到的壓力。

做手術的需要性

假如出現了膝關節退化或疼痛,可以先透過物理治療或運動康復訓練去處理,以減輕膝關節痛楚。

有些較嚴重的情況,骨科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當患者的情況影響到日常生活,如膝關節出現變形、不能上落樓梯、活動幅度很少,可能需要專業人士作出評估後,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

筆者希望大家能多注意膝關節的保養,及保持腿部的肌肉力量;當膝關節出現問題,應及早求醫或咨詢專業人士意見,避免情況惡化。

 

﹙物理自療 —— 第231期﹚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

周錦浩

香港及澳洲註冊物理治療師,在港考獲物理治療學士學位,遠赴澳洲考取運動專科物理治療碩士,其後取得針灸文憑。筆者現為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 ( 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s, AASFP ) CEO和課程總監,同時擔任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 ( Asian Fitness Therapy Center, AFTC ) 運動專科物理治療顧問一職,以及新城電台節目主持。結合醫學及體適能知識,融合中西醫學及二十多年的臨牀經驗,筆者已培訓逾萬名專業教練和數以百計的物理治療師。希望人人健康,鼓勵大眾利用「自」療的方法,解決自身痛症,乃此欄目之名稱由來。

電郵:aasfp@aasfp.com

網址:www.aasfp.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erenceckh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