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物理自療】 別讓恐懼造成解不開的「痛」結 (上)

上期提到拗柴 ( 腳踝扭傷 ) 是可大可小的事情,更有機會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到身體其他關節,造成其他問題,聽起來好像好誇張,但筆者正正有這樣的案例跟大家分享。

筆者有一位病人在廿多年前不慎拗柴;因此,他心理上很怕再次受傷,再加上可能傷後的平衡力減弱的關係,每當步行時都會有所顧忌,最終導致另一邊腳都拗柴。

當雙腳都出現拗柴的時候,可以想像到步行會變得頗為艱辛,步態都會因此而出現一連串的反應 ( Gait Dysfunction )。

為甚麼會有一連串的反應呢?在生物力學上,每個關節都有關聯的,如足踝關節不能夠正常屈曲或伸直的時候,膝關節、髖關節甚至腰背,都會幫手令身體可以步行,在醫學上稱為代償 ( Compensation );因此,當足踝關節有問題而出現膝關節或者是腰背痛,有機會是由該關節在代償步行的動作,所出現的勞損 ( Overuse ) 情況。

這個個案的特別之處是他試過很多不同的醫治方法,無論是中醫、西醫等各類的治療方法都試過,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久而久之,可能因為長時間的步態問題,導致連腳掌內的肌肉及小關節都變得非常繃緊,而腿部的肌肉亦相繼出現萎縮的情況。

試想想,當腳掌的肌肉變得非常崩緊,大小腿的肌肉又變得非常之弱的時候,其實只會愈行愈少,平衡力亦隨之變差。這個時候,惡性循環就開始產生,當平衡力變差,就會害怕跌倒,一旦不慎跌倒,原本受傷的關節有機會再次受傷,令他更加不想步行,這樣肌肉有機會進一步萎縮,平衡力就會變得更差,最終只會從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抗拒日常生活所需的步行。

筆者記得第一見他的時候,他的步姿非常僵硬,好像機械人一樣,每當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或地面顏色等變化時,他就會很擔心會不會滑倒,或者是會不會因為高低不平而跘倒,可見除了生理上的影響之外,其實心理上的影響亦不少,因此在治療方案上亦需要花點心思去照顧不同的需要。

下期會繼續為大家分享如何在設計治療方案及運動處方上,幫助這位受拗柴困擾20多年的病人。

( 物理自療 — 27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