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科技的發展,城市建設的智慧化腳步未曾停歇,近年來更因為雲端服務、物聯網、流動智慧裝置等技術或應用的突飛猛進,為智慧城市帶來更進一步的發展。然而技術或產品往往只是表象,真正為城市治理帶來重大突破的關鍵,其實還是科技造成的觀念改變,也是智慧城市的發展關鍵。
隨著人口迅速集中,現代城市的管理系統也變得更加複雜,包括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社會福利等。智慧城市想要發揮良善的治理功能,首先就是要善用新一代的通訊及感測技術,能夠隨時隨地找到問題,才能據此找到解決的方向,進而解決問題。
由於資訊時代的創新,政府可以比過去更快速掌握市民的需求。因為流動裝置的普及,以及物聯網等資通訊科技的發展,大量累積的資訊可以做為城市管治的根據。政府不能也不需要再像過去一樣封閉,應該開啟「由下而上」的2.0創新模式。這種以「使用者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進一步推動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組織方式、社會形態的深刻變革,才是當今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應該關注的重點,而非只是投資資訊基建而已。
由於各國城市建設腳步不一,法律框架也有差別,不同的地區看待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例如歐美國家因為城市建設歷史悠久,加上民主政治的運作過程比較不易迅速產生結果,因此會比較重視能源、交通、醫療等單一領域的資訊基礎建設。例如在經濟已經相當發達,生活已經相當便利的城市,便會更加重視能源的使用效率,期望透過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城市的綠色低碳發展。相反,新興國家則因為城市建設無歷史包袱,往往會更加重視多元整合的目標,而且因為經濟還在起飛過程,往往會更加重視資訊科技對於城市的經濟產業、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功能的提升。
總的來說,各國政府應從市民需求出發,以各種基礎網路為支撐建設感知設施,透過資訊融合分析,一方面提供智慧服務,同時不斷檢討改進,是否符合市民需要,盡量讓用戶參與意見。唯有開放創新的態度,才有辦法建設出以市民需求為中心的智慧城市。
圖:Shutterstock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