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即食文化盛行,網媒百花齊放,人人都可做記者的時代下,傳統媒體的從業員面對著史無前例的挑戰,前線的記者、攝影記者、後台的編輯、設計師應如何自處、自保,是行內人熱議的話題。
1. 堅守專業精神
但在今時今日24小時新聞盛行的年代,職業記者更要做好這些細節,表現出傳媒工作者的專業操守和準繩度,不要為速度而斷送新聞真正的價值,才能突顯自己的專業。
2. 做自己Beat的專家
新聞行業稱不同專題做beat,如醫療Beat、房屋Beat、政治Beat等。有志做「好」新聞的記者,應積極增廣見聞,並在自己的範疇上多看、多聽、多寫,成為自己Beat的專家,突顯自己的價值。
3. 做八卦豬,訓練創意
以往傳統媒體只是要追廣告客戶生意,現在的社交網絡更要吸引大眾注意及鼓勵二次傳播,編輯部除了要追賣紙量以吸引廣告客戶之外,更要追點擊率、讚好量、分享量等。於是傳播模式起了極大變革,新聞從以往以圖文相輔相成的新聞,變成以圖像甚至短片為主的新聞,或是需要以出位的話題吸引讀者點擊細看內容。
這除了對記者的拍攝、剪片等技巧有更多要求之外,更是考驗創意的時候。因為以往新聞寫好了就成,現在更要自己想出點子推銷自己的新聞,想點子往往比寫新聞本身花上更多時間,甚至可能要引用一些毫不相干的話題來引起讀者注意。創意不是說有就有,於是記者或編輯更要張開眼睛,八盡天下無聊事,為寫作儲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