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打工一族 改變習慣除便秘

這天我迎來一位漂亮的病人,她叫Judy,雖有完美的妝容、配合整齊的套裝和時款手袋,可是表情十分尷尬,彷彿在說見不得光的事︰「醫生,我經常便秘,肚谷谷很辛苦,可有解決方法?」其實,很多人都有相同煩惱。香港大學早年曾進行調查,發現14%香港人受便秘困擾,即每七個人就有一人有此問題。大眾常以為便秘多數發生在長者身上,其實20多歲的打工一族亦多受便秘之苦。

 

多肉少菜易致功能性便秘

除了遺傳性便秘,飲食習慣多肉少菜,而且喝水不足,加上缺乏運動,都可減少腸道蠕動;受壓時亦令盆腔肌肉無法放鬆,上述情況皆可導致功能性便秘。此外都市人上班時無暇走開,就算有便意都忍住,久而久之令大腸習慣積存大量大便,便意亦愈來愈弱,增加排便難度。愈來愈多人知道大腸癌這回事,便將便秘與癌症混為一談,雖然大部分年輕人便秘都跟癌症無關,不過如果伴隨其他症狀如大便出血、排便不清或貧血等,又或者有大腸癌的家族史,就要及早求醫。

通常便秘的定義是由每天都有排便,變為一星期內不足三至四次。不過有些人定時隔兩至三天排便,而且大便軟硬適中,這就不算便秘,應以大便次數無故減少作為指標。有些人去旅行時不適應酒店廁所,幾天沒有排便,可是回港後多吃纖維食物與喝水,很快就恢復常態,其實不算甚麼問題。可是因便秘影響生活,如Judy覺得不舒服,甚至有大便出血,都應向醫生求助。

有病人一星期只得一次排便,而且要用甘油條,捱足一年才找我求醫,此時她的大便已很乾硬,肛門隨時有痔瘡或肛裂的可能,相當痛苦,所以別拖得太久才求救,及早求診可提早解決問題。醫生接見便秘的病人時,必先查詢可有其他病徵,排除結構性問題如癌症後,就要了解有否服用可引致便秘的藥物,女性懷孕亦會較難排便。有懷疑時更會為病人抽血檢驗有否糖尿病、甲狀腺失調或電解質不平衡等。

 

有便意時不應死忍

假如病人是功能性便秘,一定要改善生活習慣。不管多忙,每天都要喝1.5至兩公升水,很多人以為每天飲四至五杯水就足夠,這想法其實不對。此外,要廣泛進食纖維如生果蔬菜,並且要多運動,除了有減壓效用,亦可幫助腸道蠕動。要是忙得連做運動的時間都沒有,最低限度要行樓梯,保持一定運動量。如果病人需要,醫生會考慮處方纖維素加水服用,但盡量避免使用瀉藥,因這會令腸道習慣有外來刺激才可排便。

有便意時不應死忍,要立刻去排便,若然上班時不容許這樣做,可在吃早餐或午飯後預留五分鐘上廁所。最初要規定自己坐在廁所等便意,培養定時排便的習慣。但要留意別太長時間坐在馬桶,這有可能引起痔瘡。另外,坐在馬桶時踮起腳尖,或以矮椅墊高腳,身體微微向前,亦有利排便。病人只要作出改善,幾個月後大便就可變得順暢。與其痛苦,不如痛定思痛,趕快改變生活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