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平台Uber ( UBER ) 上市,不少早期的創投投資人,盡享千倍、百倍回報,聲勢一時無兩。
例如創投公司Menlo Ventures,創立35年,一直未能「千倍勝」,與最終大放異彩的公司,如Facebook ( FB )、Instagram、Snap ( SNAP ),老是擦身而過。然而,此番卻靠起初投資人敬而遠之的Uber,中了特大獎。
話說Menlo於2011年領投一筆$3,200萬 ( 美元,下同 ) 的B輪融資,當時Uber估值僅為$3.2億。當日Uber開出極「辣」的投資條款,其它創投公司打退堂鼓,Menlo才有機會補上。Menlo的合伙人坦言,入股時全無想過後來的驚人回報;續再增加投資,前後共投入資金$6,650萬。Uber帝國擴張,曾爆發無數營運危機,Menlo毫不動搖,不捨不棄。
及至2018年,終於開花結果,首先軟庫向Menlo購股,先獲利了93倍 ( 倍,不是% ),穩袋$9.73億。此外,Menlo幸運地持有另一初創公司Jump Bikes股份,當Jump Bike被Uber收購,Menlo又獲得一批Uber股份。到Uber正式上市,市值一度達$824億,Menlo持有Uber總權益的2.3%,折合市值約值19億。
被外國社交媒體稱為「創投之神」的Naval Ravikant,亦是Uber最早期的投資人,獲利更多。Naval目光如炬,另一代表作為特朗普至愛的社交平台Twitter ( TWTR ),同樣獲利千倍。被問及成功之道,Naval有兩大心得:首先,他奉行「寧願輸錢、切莫走失」的哲學。「吓,咁反巴菲特,真大逆不道、目中無人!」
Naval強調,如投資傳統行業,回報以%計,若不慎誤中如卡夫亨氏 ( KHC ) 式地雷,會抵銷數隻正回報股份的盈利。但押注新行業的科技公司,回報千倍、萬倍,就算投資組合中,有大量股份破產,「一隻大贏救全家」,總回報仍極為驚人。「創投之神」另一心得,在於聚焦分析公司產品。天下公司,皆以販賣產品、服務,解決用家問題,從中獲利。持續不斷改良產品的能力,是新創企業突圍而出的關鍵。
借用大陸網絡安全公司,奇虎360集團首腦周鴻禕的經歷解釋:當年奇虎曾聘請一日本名設計師,出產一小巧美觀的路由器 ( Router ),微型精緻,呈鵝卵石狀,極具「京都風」。為不破壞外觀,既內置天線,又將插頭數目減半。
周鴻禕滿以為可像蘋果電腦 ( AAPL ),以優雅設計殺出血路,誰知市場毫不受落。管理層無怨天尤人,反問諸己:「自己出了甚麼問題?」明查暗訪後,四字結論:「閉門造車」。平民買家認為,路由器天線愈長,收發力才強;插頭減半,實不夠用。路由器一旦安裝於角落,無人注目,甚麼「京都風」,真「多嚿魚」。充分明白用家心理後,重新設計鋁合金外殼,兩根大天線的第二代路由器暢銷過百萬台。這種持續改進的能力,日積月累,便是Naval珍重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