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產品或公司,在銷售數字上做出成績外,亦希望得到獎項以獲取他人肯定。現時市場上有不同的比賽或獎項給予競爭者參與和申請,但並非所有獎項大家都認識。獲獎的公司都能得到大家肯定?一般市民並不認識或了解各大小獎項的價值和相關細節,當顧客看到產品或公司獲得獎項後,感覺該產品或公司值得信賴及質素有保證。這是否正確呢?
作為各行業業內人士,對某些獎項或比賽會有更深認識。會知道該獎項或比賽的嚴謹及專業性,還是花錢買回來的。對於公眾,就並不太了解當中的細節。不少老闆或部門經理都應該曾經收過以為是喜訊的通知郵件,通知閣下產品或公司獲獎。當確認該獎項,就必須要繳付頒獎禮出席的費用、廣告費用等等。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便成為業內人士稱之為買回來的獎項。即使如此,不少公司還會支付這些費用,因為對外間來說每一個獎項都象徵一間公司或其產品得到認同。在品牌形象上,或多或少都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但當這些獎項一旦被市場辨惜為「分豬肉」的獎項,那意義就會盡失。所以名正言順,付出努力並收到遴選委員或評審一致認同並頒發獎項才是最正統能夠幫助品牌建立更好形象的方法。
除了獎項,在不少產品中大家可以發現該產品擁有不同認證。而認證比起各種獎項較為實在,始終說得上是認證便需要遵從認證守則,經過考核才能得到的一種專業肯定。簡單來說,例如安全、技術、管理措施、產品來源等等,都有着不同的本地或國際認可的品質認證。例如ISO不同的認證,在市場上較多人認識亦受到肯定。獲取這些認證絕對能夠給予客戶信心,在品牌形象上亦有正面的影響。
舉個例子,餐酒。很多餐酒都會對外間宣傳該餐酒獲得了什麼獎項,而大小獎項絕對能夠成為該餐酒品牌能夠鶴立雞群的元素。若然該酒廠的生產獲得國際安全認證或有機認證等等,讓客戶增添一份安全感。獎項及認證兩者俱備,絕對為品牌形象帶來正面的影響。無論為了業績還是品牌形象,也需要以獲獎及考取認證作為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