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物理自療】肌筋膜放鬆:靠壓

上一期物理自療提及到肌筋膜 ( Myofascia ) 的概念,亦談到肌筋膜有機會衍生出來的痛症問題。提到肌筋膜的痛症,今次想談談如何替自己自療一下,就是現在也很流行的肌筋膜放鬆 ( Myofascial release ) 的概念。

肌筋膜是一個結締組織的網絡,既薄又堅韌,把肌肉連結在一起。經過研究,全身有總共七條的筋膜線,不同筋膜線會把不同肌肉連繫,因此我們可以想像肌筋膜過緊,不單有機會影響身體局部的關節,也可能導致全身肌肉不平衡的情況。

其實肌筋膜的放鬆通常都要通過施加壓力在指定的位置才可以做得到的,有別於平常我們運動前後的伸展動作。所以,放鬆肌筋膜可能需要以推拿手法、工具協助,在痛點上施壓,我們會稱這些作「壓痛點」或「激發點」( Trigger point )。很多時候,肌筋膜失去彈性和出現過緊的問題時,就會慢慢形成身體不同的壓痛點,有機會與中醫學的穴位相同的。

正正肌筋膜問題會形成壓痛點,因此我們甚少會以「拉」的方法去處理筋膜問題,我們更應該以「壓」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除了日常我們可以用手指按壓壓痛點外,在身體很難靠自己按壓的地方可以考慮運用小工具,例如泡沫滖筒 ( Foam roller ),按摩棒和按摩球等等在壓痛點上按壓,放鬆肌筋膜。肌筋膜的壓痛點不論在上身和下身都常見於重複性動作較多的地方,例如肩頸常見於肩膊上緣和接近肩胛骨的位置,而腿部就是大腿的外側,接近於髂脛束 ( Iliotibial band ) 的地方,都會比較大機會出現壓痛點。

放鬆髂脛束的壓痛點

治療肌筋膜問題和放鬆壓痛點的小貼士:

1. 多飲水,維持肌筋膜彈性

2. 放鬆時間比一般肌肉伸展 時間長,每個壓痛點施壓大概1分鐘,保持正常呼吸

 

下期物理自療有更多最新資訊,不要錯過!

﹙物理自療 —— 第217期﹚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

周錦浩

香港及澳洲註冊物理治療師,在港考獲物理治療學士學位,遠赴澳洲考取運動專科物理治療碩士,其後取得針灸文憑。筆者現為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 ( 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s, AASFP ) CEO和課程總監,同時擔任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 ( Asian Fitness Therapy Center, AFTC ) 運動專科物理治療顧問一職,以及新城電台節目主持。結合醫學及體適能知識,融合中西醫學及二十多年的臨牀經驗,筆者已培訓逾萬名專業教練和數以百計的物理治療師。希望人人健康,鼓勵大眾利用「自」療的方法,解決自身痛症,乃此欄目之名稱由來。

電郵:aasfp@aasfp.com

網址:www.aasfp.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erenceckh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