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物理自療】坐骨神經痛睇真啲

不少人都飽受坐骨神經痛的困擾,腰背、臀部,甚至大腿及腳趾出現劇痛或麻痺等徵狀。雖然這類問題常見,可是很多人誤會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病,其實不是病,它是一種徵狀。

不過,徵狀可以是不同的病衍生出來,就好像發燒,發燒只是一種徵狀,但你的病可能是流感所致,因此要有效改善坐骨神經痛問題,必須由根源開始。

要針對問題 必須對症下藥

坐骨神經是由腰椎神經根第四、第五節及薦椎神經根第二、第三節組成,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可以是腰椎退化、椎間盤突出或梨狀肌綜合症等。不同病症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問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必須對症下藥才有機會改善。

椎間盤有兩個組成部分,分別為纖維環及水核,而水核是呈啫喱狀,一旦突出便會有機會壓迫到坐骨神經線,因而出現坐骨神經痛,代表腰椎、下背、腿後甚至足部皆有機會出現疼痛或針刺等異常感覺。

椎間盤突出可接受物理治療中的牽引治療、超聲波電療用作消炎或手法治療來減輕坐骨神經受壓的情況。除了治療外,患者亦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細節:如刷牙或洗頭時避免彎腰,不要長時間坐下,應適時伸展及搬重物時保持正確姿勢等。 

而梨狀肌綜合症是其中一種坐骨神經痛,由於梨狀肌下方剛好是坐骨神經的覆蓋範圍,因此,梨狀肌一旦有炎症或痙攣等問題就有機會壓迫到坐骨神經,產生痛楚,這時可能需要超聲波治療舒緩炎症;做伸展運動及熱敷以減輕痙攣問題等,日常生活方面亦要保持良好坐姿,坐下時不要把錢包放在後褲袋,避免有物品頂著臀部而剌激到坐骨神經。

在現實情況中,有些患者的坐骨神經痛問題可能不只一個根源,可以是兩種甚至更多,可能有人問:已治癒了梨狀肌綜合症為甚麼坐骨神經痛還存在?這個很有可能是除了梨狀肌綜合症以外,還可能存在了其他問題同樣地影響到坐骨神經,所以必須向專業人士徵詢意見,檢查清楚痛症根源。

預防坐骨神經痛

預防勝於治療,沒有坐骨神經痛的讀者平時也可以注意一些細節來預防,注意坐姿,腰背要挺直,減少腰背負荷。搬運重物時應使用輔助儀器及腰背要挺直,減低腰背受傷機會。大腿後側肌肉 ( 膕繩肌 ) 崩緊可以導致骨盤前傾,增加下背痛而間接產生坐骨神經痛,這亦是其中一個導致坐骨神經痛的潛在原因,讀者可以多做大腿後側的伸展運動,以放鬆肌肉,從而減少下背壓力。

筆者建議有坐骨神經痛症狀的人士,應盡快求診處理,如果坐骨神經痛沒處理好,長遠來說,有機會造成下肢的肌肉無力及肌肉萎縮。

下次將分享更多關於痛症和體適能的資訊,不要錯過。
 

﹙物理自療 —— 第227期﹚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