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

【IT事務所】全球面對互聯網假資訊的挑戰 ( 上 )

「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相信不少人仍然記得這些金句是来自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在當時70年代,互聯網仍未面世的時候,若然有人想製造假資訊,不單成本高,並且傳播力十分有限。

時移世易,到了今天資訊爆炸的年代,單是互聯網社交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資訊科技這把雙刄刀一方面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造就了有心人傳播假消息、假新聞的絕佳途徑。有調查指近88%的年輕人是從Facebook及其他社群網站取得新聞資訊,可是近82%的中學生無法分辨網站的贊助內容與真實新聞。他們只透過「有圖有真相」、「內容是否詳細」等來判斷內容真偽,而非資料來源。

人類愈依賴資訊科技,便愈少去消化所獲取資訊的真偽,不法分子要刻意製造假資訊,比以往更容易並且成效更大。社交媒體重視「快速」的特性,放大了假消息的擴散速度及影響範圍,例如美國成年人當中有62%每天從社群媒體閱讀新聞,故此在網絡上製造一個假新聞的成本較其他媒體低,而瀏覽者要去核實新聞的成本卻很高。此外,WhatsApp或Twitter等即時通訊軟件的盛行,亦是假新聞瘋傳的重要原因,由於使用有關通訊軟件時,大多數是與親朋戚友進行溝通,很自然地會放下戒心,甚至在未完整閱畢有關內容時便分享,結果令假新聞可廣泛流傳。

近年這些假資訊已經由商業性質申延至政治層面,2017年俄羅斯被揭利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散播假資訊,影響美國總統選情。香港在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曾有人於網上散播「香港已被列為疫埠」的假消息,引起民眾恐慌搶購糧食;2014年佔中期間,坊間出現大量有關病人因救護車被堵塞而失救死亡的虛假消息。

假資訊充斥網絡世界,影響的不只是「真相」,還有機會威脅民主制度;特別是選舉期間的假新聞,令我們錯誤地相信某政治人物是個理想人選,因而投票令他當選,最終為社會帶來災難,社會成本可以很高。一個純粹惡作劇的謠言能够危及他人性命,曾經網上謠傳香港紅十字會將收集得來的血液轉運至其他地區,最後紅十字會罕有地澄清謠言。至於過去五個月來 ( 仍未停止 ) 的社會事件,究竟充斥了幾多假資訊便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已經牽動不少人的情緖,更不幸大部分都是仇恨情緖。

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在下一期專欄再跟大家分享這個議題的一些看法。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pjobs.com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