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Career counselling, advice and guidance

GetLinks Recruitment

GetLinks Recruitment 是一家全方位的人材招募公司。 自2015年以來,我們已經為亞洲超過20,000位人才找到了完美的匹配,我們的使命是為求職者和僱主提供一個高效的連接平台。


GetLinks Recruitment 迅速成為不少公司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在全球多個地點設有辦事處,提供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專業人士和企業網路。

Search Article

5大徵兆 響起辭職警號

香港人工作時間出名長,人生一大部份時間都佔據咗喺工作上。由於我哋會喺工作上投放大量嘅時間,所以我哋更加應該享受工作。當一份工作開始帶唔到快樂和成功感畀你嘅時候,甚至開始慢性扼殺你嘅熱情同創意,咁你就要開始考慮吓係咪要辭職、轉換下環境。如果有以下五個徵兆,代表你份工為你帶嚟好多負面影響,快啲睇吓你中咗幾多個啦! ...

管理層必睇 5大逼走下屬原因

作為老細或者管理層,你有冇諗過點解大家夾得好哋哋,但喺下屬突然間辭職呢?有冇諗過其實佢哋忍咗你好耐?今日同大家整合咗5個令下屬心灰意冷嘅原因,快啲睇吓你有冇唔小心做到啦! ...

【搵工必勝法】轉工要諗嘅5個因素

轉工係打工仔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嘅轉折點,做錯決定隨時令自己跌入地獄生活,所以每個打工仔都會深思熟慮先做決定。不過好多人喺考慮轉工嘅時候,都只係會諗人工。其實轉工都仲有以下5個因素要考慮! ...

【辭職都有學問】Last Day 都有最後5樣嘢要做

你嘅辭職申請已經被接納,而你嘅同事可能已經準備好點歡送你。但Last Day 果日你除咗要準備散水餅,其實仲有嘢要做! 快啲睇下呢個Checklist,以正面及專業嘅態度去結束最後一個工作日,留返個好印象畀公司同同事。 ...

6個幫助你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履歷表的小提示

各位職場新鮮人,你們有否經歷過寄出大量的履歷表到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沒有任何收獲的情況呢? 你有沒有想過是你的履歷表出現了問題?如果你想確定自己正往正確的方向走,不妨參考一下這篇文章,並檢查一下你的履歷表。 6個幫助你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履歷表的小提示 1. 在招聘告示中尋找關鍵詞 首先,求職者必需由留意職位描述的關鍵詞的過程開始,這些關鍵詞表明了一些是僱主希望求職者會具備的特質。求職者可以嘗試回顧自己過去的經歷,看看當中所展示的特質是否適用於這份工作的要求當中,如你的答案是適用,請把這些特質包含在你的履歷表中,並透過相關的經歷加以輔證,以更好地匹配心儀職業的要求,增加求職的成功率。 2. 參考你所申請職位的履歷範本 在了解到與你申請職位相關的關鍵詞後,你可以開始着手於製作你的履歷表。 一般常見的內容會包含對您自己、您的工作經驗、教育、成就以及你的僱主所需的各項技能的簡述。上述的內容能使僱主更了解你的特質,加深對方的印象。 點擊這裡以獲取一些屬於不同行業的履歷範本。  點擊這裡以獲取一些你可以嘗試填寫在自己履歷表裏的技能。 3. 確保你的履歷是易於閱讀。 請確保你的履歷內的每一部分都是精簡,切題。 較易閱讀的字體包括 “Cambria”、”Arial”、”Calibri” 或 “Georgia”。 在撰寫你的履歷表使請避免使用一些較為模棱兩可的字眼,例如,一些、很多等等的字眼。同時,請使用多一些能展視你在工作中作“主導” 的字眼,例如“帶領”、“有效地協調”、“提供了”、“設計了”等。運用更多這些字眼能提高僱主對你工作能力的評價,加深對方印象。 點擊這裡以了解更多有關 “主導” 的字眼。 4. 在你的履歷表內使用更多的數字 求職者在撰寫自己的履歷表時,應該多使用數據來強調你的能力及工作表現。 數字能以一個可量化的匯報方法來突出求職者的能力以及貢獻,並有助提高履歷表的可信度。 打個比方,你可以嘗試囊括以下的一些句子,例如 “在實行我提倡的計劃後,員工的參與度增加了73%”… ...

The Modern Candidate: 現代求職者如何能毫不費力且有效地找到你的心儀工作

一個求職者的 “生涯” 是由尋找心儀的職位開始,到遞交申請,再到獲得職位,最後是開展新的工作,在這段時間裏亦會探索新的機會,直至退休的時間——而這個過程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被認為是困難的。 然而對於現今的求職者而言,其實最簡單且強大的工具已經一早是觸手可及。 由漫長的時間到輕而易舉 在20 世紀,求職者如若要尋找理想的工作大多是透過人際網絡、瀏覽報章上的職位空缺、自行聯絡心儀的公司等等的方法。無論是哪個行業或公司,一般的求職者則都需專注於利用他們現有的方法來找到適合的工作。雖然以上的求職方法在現今仍然存在,但“求職”兩字已有着革命性的發展。 對現今的求職者而言,坊間有各式各樣的工具容許我們了解不同行業的大小事。因此,除了利用我們自身擁有的方法,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能夠了解自己有與趣的行業,甚至是渴望加入的公司。 由繁瑣到迅速 對於我們當中的許多人來說,如果我們的父母沒有從事與祖父母相同的職業,我們很大機會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但這亦意味著我們需要體驗與上一輩一樣的痛苦過程,亦即是在遞交實體的個人履歷予心儀的企業後,焦急不安地等待對方的回音。 然而,我們這一代人可以選擇直接將自己的個人履歷透過網上服務提交予招聘機構。並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的方法跟進,在短時間內得知被聘用的機會率,相對地不用太過於提心吊膽。 由實體到電子化 一旦被心儀的企業聘用,求職者就需要到訪公司以填寫所需的文件並簽署合約。 而這時候的求職者是幾乎沒有任何談判的能力,尤其是如果這是該求職者的第一份工作。 他們大多數只能選擇簽並儘快開始他/她的工作。但對於現代的求職者而言,執行合約屬於最簡單的過程之一,而許多公司現在皆採用電子合約並接納電子形式的文件,藉此為必要的討論時間以及提供迎新活動鋪路。 由不斷重覆到只需保持更新 以往的求職者如果沒有通過在面試中公開地脫穎而出,另一間公司就不太可能會突然與他們聯絡。 因此,如果求職者想要一份新工作,他們便需要重新開始整個求職過程。 然而今天的求職者不必完全依靠盛大的宣傳(以及運氣)! 他們只需要定期更新自己的個人資料以狀態,並定時與相關的招聘人員聯繫,看看是否有任何心儀的職位空缺,機會隨時都可能出現。 The Modern Candidate 在現今的求職環境中,無論求職者是處於哪個階段,招聘機構一直被認為是他們職業生涯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  而一份位處於在GetLinks 上的個人履歷表可能是其中一個使求職者找到自己理想工作的最輕鬆且最有效的方法。在我們公司的網站註冊後,與GetLinks 合作的企業Beam 將容許求職者通過 Beam 的應用程序提交履歷或更新他們的求職狀態,進一步簡化求職的過程。… ...

為何你應該使用密碼管理員?

根據一項網上調查,發現超過7成用戶有超過10個網上帳戶,而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於不同的帳戶重用密碼。更有3成用戶表示自己實在有太多帳戶,連自己也不清楚有多少個。縱然保安專家常常建議用戶應該為每一個帳戶設下不同的密碼,執行上卻是不切實際:一個正常千禧年代互聯網用戶,動輒就有四五十個帳戶,要以人腦記住四五十個不同帳戶的電郵已是Mission Impossible ,更何況是密碼呢? 問題所在 這項調查揭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互聯網無遠弗屆,網上應用如Google、WhatsApp為人類生活方便良多,但要安全使用這些應用,就必須有一個有效的方法管理密碼,但普遍用戶對如何有效管理密碼,其實是一籌莫展。 一個良好的密碼管理(Password Management)策略,應該遵從以下幾個原則: 密碼必須要有足夠強度 人類天生就會覺得自己與別不同,一句有趣句子就將這個世上普遍的錯覺綜合起來。 Everyone thinks they are unique until they have to create a username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己名字的username總是被人捷足先登,因此很多人的username往往要加上出生日期才可以成功注冊。密碼也是同理, 人們常常以為自己的密碼很特別,不會有其他人使用,研究卻發現,很多密碼經常被世界各地的人重用: 最常用的Password系列(Password,password1),也就是password的變種、 I love you系列(不同語言的i love you變種)… ...

學寫程式為何甚艱難?

如果你想學寫程式,在網上搜尋一下,不難找到不少「輕鬆學習XXX」、「YY天輕鬆學會Python」的教材及影片;去電腦書店逛一圈,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七天學會Java」等的書籍,這些教材其實都在推廣一個信念,也就是: 學寫程式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 筆者對此信念後半部深表認同,但是對前半部所謂「學寫程式很簡單」,卻真是不敢苟同。 筆者深信No pain, no gain的哲學,世上大部份有價值的事物,都必須努力才能達到,如果真是可以「YY天輕鬆學會編程」,那豈不是明天所有軟件工程師都要失業?學寫程式,就像練馬拉松一樣,人人皆可做到,只是必須要付出努力。將一樣要付出努力才能達成的事物,簡化成「XX天就可以輕鬆學成」,會令初學者初遇困難時,誤以為自己無甚天份,繼而失去學習動機。反而一早說明學習時會遇上的困難,才能為初學者提供正確的心理準備。就像你要去挑戰一座高峰,你找了一個曾經登上該座高峰的朋友請教,那朋友卻說:「很簡單的,不用訓練,人人也可以上去」,這可不是安慰說話,而是害人不淺。 你必須學習新語言 程式語言之所以稱為程式語言,原因是因為程式語言確是一種語言,而且皆是專為向電腦說明步驟而發明的。因此本質上與自然語言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個經典的Programmer笑話是這樣的: A programmer is going to the grocery store and his wife tells him, “Buy a gallon of milk, and if there… ...

科技會過時?

不諳編程或是編程初學者常常會有一個印象:就是資訊科技發展很快,一種最新技術可能數年又會變得「不再流行」,又時時會有一些新穎的科技流行語(Buzzword),早幾年是雲端、大數據,過了一會又是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現在又出現了所謂的區塊鏈技術。編程初學者,在沒有先前經驗的情況下,往往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 由蒸汽機講起 要理解科技變遷的原因,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觀察科技一直以來的發展歷史:蒸汽機這個名詞,聽起上來非常十九世紀,蒸汽火車是只有老一輩才曾經坐過的交通工具,十九世紀英國發明家占士.瓦特(James Watt)改良原有蒸汽機,正式開啟工業革命的時代。蒸汽機在工業時代不可或缺,當時出現了蒸汽火車、蒸汽船、甚至蒸汽推動的汽車。二十世紀初,內燃機(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的發明,使傳統的蒸汽機,慢慢退出歷史舞台,今時今日的汽車及輪船,皆是由內燃機所推動的。 內燃機與蒸汽機最大的分別,在於蒸汽機是外燃機,也就是以燃料在容器外加熱,將釋放之熱能轉化為機械能,從而推動機器。內燃機則相反,將燃料放於容器內加熱,既是燃料也是介質。 內燃機成為現今絕大多數交通工具的引擎,原因就是內燃機的能量轉化效率較多,約有三至四成,相比起 蒸汽機的一至兩成,改善良多。 那蒸汽機就完全被人類文明摒棄了嗎?當然不是,蒸汽機同內燃機其實在性能上各有優劣,蒸汽機非常適合有恆常(constant power output)輸出的情況,也就是不適合經常改變負載(Sudden Loading Changes)。因此相對而言,在汽車的情況,行行停停的汽車,使用蒸汽機,遠比使用內燃機無效率。反之,在發電廠的世界,基本上全都使用 蒸汽渦輪發動機(Steam Turbine),因為供電輸出必須恆定,發電廠不會行行停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蒸汽機就比內燃機更有效率。 資訊科技的情況 資訊科技的情況,與上述情況類似,任何改變,必然是由於有一個明顯的好處,才會推動技術的進步。就用近年的Buzzword作為例子: 1. 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是由於現代應用程式需要快速擴張負載能力(Scale Up loading),傳統自行託管的數據中心方式,已經無法達至如此的需求,想像一下,要在傳統的數據中心增設一部伺服器,起碼要一個星期。相較之下,在Amazon Web Service上增設一個EC2,只是十分鐘的問題。 2. 大數據的出現,是伴隨著雲端計算的發展而壯大,未有雲端計算之前,處理大量、多種類的數據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要對數據加以分析亦難以成事。當數據不論容量、種類、收集速度都上升的情況,大數據處理工具如Apache Spark、Apache Hadoop等就應運而行。 3.… ...

港人VS西人;工作文化大沖激

大家有冇同外國人一齊做嘢嘅經驗呢?有冇試過遇到一啲情况係完全唔明對方會咁做嘢,最死係咩呀?係佢覺得冇問題呢吓先惡頂呀!今日就等我哋探討吓香港同外國人喺工作文化方面有啲乜嘢唔同啦!(利申呀,我哋訪問嘅人不代表全宇宙其他人立場呀!)   1)工作節奏 香港人眼中: 香港:工作節奏比較快,更改會多啲,諗到就即刻做。 外國:工作節奏會比較慢,偏向有系統及步驟。(嗱你睇我講嘢幾咁圓滑呀〜) 外國人眼中: 香港:工作節奏明顯急好多,反應都快啲,會有好多唔同新鮮嘅工具,十分有趣呀 外國:好多嘢都好花時間呀,返到公司要打下招呼寒暄吓,亦要有足夠嘅lunch break,仲要覆埋啲唔知覆嚟做乜嘅email!   2)加班工作 香港人眼中: 香港:OT呢家嘢,大家香港人你明㗎啦邊有得話say no㗎啫 外國:佢哋好注重work life balance㗎,OT?傻傻哋㗎你都〜 外國人眼中: 香港:OT簡直就係佢哋嘅文化呀,佢哋一邊投訴一邊又接受喎,奇奇怪怪咁〜 外國:必要及合理嘅時候我哋會接受,但你必須有理由說服到我   3)收工處理工作 香港人眼中: 香港:老細send到比你梗係要覆,你唔覆禮拜一又比人捉入房照肺 外國:Well,有咩我哋禮拜一返工再講〜 外國人眼中: 香港:當然會處理啦,工作融入佢哋嘅生活,就算係weekend佢哋都會處理 外國:No,no,no~收工呀嗎,收工仲做嘢就唔叫收工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