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政府去年的醫療人力規劃報告顯示,至2030年,本港將欠缺186名職業治療師,香港職業治療學會指出,此數據並未涵蓋醫療體系外的人才需求,隨著多項社福及教育服務需求進一步大幅增加,醫療行業內急需更多人手加入。
行業前景理想 工作重視創意
以心溝通 與時並進
梁錦輝本身持有生物科技學士學位,2014年畢業於理大第一屆的「職業治療碩士課程」。該課程為兩年制自資課程,為擁有非職業治療學士學位的學生而設。為鼓勵畢業生投身社福界,社會福利署向非政府機構提供撥款,得機構錄取的學生可獲學費資助,畢業後須於該機構工作兩年以上。梁錦輝取得全額學費資助,畢業後於循道衛理中心工作至今,今年晉升為一級職業治療師,服務患上初期認知障礙的長者。
梁錦輝認為,在社福機構可以較長線地執行復康計劃,跟進患者的情況,相對於在醫院工作較有滿足感。「職業治療是對人的工作,作為職業治療師,最重要是能用心與人溝通,包括患者、家屬、同事、相關照顧者和前線同工。其次是因我們的專業與生活息息相關,亦需要對生活敏感,與時並進,比如我們可以善用新科技,幫助患者應付日常生活。於社福機構工作,獨立解難的能力亦十分重要。」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