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職業包括商人、企業家、推廣、公關、培訓等等,都需要大量人與人的接觸,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家都好像一窩蜂地由「真人」變成「虛擬人」。不知你有沒有經歷過,當你享受變成「虛擬人」一段日子,時間好像充裕了,認識的人好像倍增了,但你會發現,天天跟一大班人「網談」,但你竟然覺得他們是如此陌生,甚至很難攪得清誰是誰。你的電話簿裏不知有多少個Amy、Cherry、Kevin、Joey,而你總是經常記錯公司甲的Amy來自公司乙、未結婚的Cherry有個老公,你們好像有很多交流,但沒有建立實質的「關係」,原來語言部分能幫助我們的記憶只是一部分。
現代網絡科技、通訊科技術可以說為人類帶來了很多便利,它能夠使交流隨時隨地進行,就算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也可以和重要的人聯絡上,快捷地解決一些重要的問題,大大便利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但有研究指出,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交流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面對面的交談,才能看到對方的臉部表情,從而使鏡像神經元發揮作用。鏡像神經元是腦部一種可以反映外在世界的特別細胞,使我們能夠理解別人的行為及企圖,達到彼此溝通的效果。若然我們只是對著屏幕、電話去與人溝通,人之間的交流只剩下一個元素,就是語言,這在在削弱了溝通的互動性。例如閱讀電郵、短訊時,往往會在過程中進行了過早的推斷,錯過一些重要的信息,沒有了感官上的互動,連解釋、推論的機會也沒有,甚至會出現信息的錯誤傳達。
其實,人與人溝通的三大要素除了文字外,也包括聲音和肢體語言,行為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面對面溝通時肢體語言主導其中55%的訊息傳遞,然後才是聲音(38%)和文字(7%)。可見沒有了面對面的交流,兩個人之間想傳遞信息的效果就大為削弱,以至詞不達意、政令不達等結果。其實,溝通就是要和對方達到一致性以及進入對方的頻道,也就是你的聲音和肢體語言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所講和所想的十分一致,同時你也可以根據對方的聲音、動作去察言辨色,就是我們所謂的「睇人臉色」了。所以在網絡發達的大時代,我們仍然不要忘記面對面交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