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專訪:宋漢光測量師

三月一日中午,宋漢光先生約我吃素菜做訪問,當日是農曆初一,善眾特別多,而作為佛教徒的他亦已茹素多年。宋先生憶述加入土地測量行業的“ 因緣”。他說在郵政局的工作有點悶,想找一些戶外動態的工種,恰巧有土地測量員工作,他便加入了工務局。後來有機會赴英國進修,學成回來便正式從事測量專業,直至一年前才離開政府的工作崗位,享受精采的退休生活。宋文軒(Kevin) 現正就讀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訊息管理課程,其實他的理科根底不俗,原先在英國中學畢業時曾考慮留在當地唸有關工程的科目繼續體驗生活。是什麼原因令 Kevin 放棄已適應了五年多的自由生活而重回香港及父母的懷抱呢?答案簡單至極,那就是用錢也買不來和家人的寶貴相處時間!我不是低估年輕人對傳統價值重視的熱切,而是文軒還是在唸第一個學位時已懂得珍惜此道,我相信宋先生一定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下了不少時間心機研究實踐,才令兒子有這樣的想法。

在八十年代或以前,香港並未有正規的土地測量學位課程,主要靠海外工專提供專業培訓,才令香港有本土的測量師。直至本港理工大學成立土地測量系才令情況改變。時至今日理大坐擁一些國際級的師資為學生們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此乃 Kevin 回港升學的其一重要原因。雖然成長過程中爸爸每天回家後都會跟文軒分享一下工作點滴,但 Kevin 覺得父親給他的是一些撮要 (abstract)或 executive summary,雖則精練可貴,但在未有接受學校正規的理論 (theory) 教導前,他亦未能明白和充份利用。

由於我是 Land Surveying 的門外漢,相當感謝兩位宋先生給我寶貴的一課基礎概念。土地測量既可很本地化亦很國際化:因為在造地圖、分地塊界線這些 Local Practice 工種上需要查考很多本地法律及歷史發展背景的由來;所以在外國升學回港工作的同業也需要在此作一些時間適應。但另一方面在技術研究發展上如 GPS、GIS等卻要和國際的領導潮流接軌。所以要視乎畢業生將來投身那類型工作如政府、學術機構、顧問公司、服務承接商、研發公司等才知 Geographical Mobility 要求高還是低。即使日後有很多 computer aided program 去處理複雜的原始資料數據及輔助分析,但肯定的一點是學生們若有較強的數學能力絕對有利於進行設計、邏輯及理解的工作。土地測量畢業生也不愁沒有好工作,問題是在於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去選擇;不過由於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我們也要準備時刻增值自己的 software 以防折舊,這個大勢在測量各行業都要面對!

宋漢光先生席間跟我分享了很多做人處世之道、為人父母養育心得、跟子女溝通相處之學問、一些佛教的概念和道理、養生健康的經驗和當下香港的社會面貌。晚輩真是獲益良多,完全想不到替我們的測量師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義務工作可以有如此的意外交流學習,所以我在此呼籲年青的會員們多投入,多參與一些適合自己的會務或義務工作,令我們整個測量專業在香港、在中國、在世界各地承傳發揚,找到一個貢獻委身的位置,敬業樂業,更加享受這條自己選擇的專業道路。

記者:莫躍孺測量師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

Established in 1984,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 (HKIS) is the only surveying professional body incorporated by ordinance in Hong Kong.  As of 16 April 2015, the number of members reached 9100, of which 6068 were corporate members, 74 were associate members and 2958 were probationers and students.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