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樓宇勘察中所使用的紅外綫探測

科幻小說曾經出現過這麼樣的一種情節:擁有特異功能的未來戰士闖進敵方陣營,憑着其透視眼的觀察,精準地找到同袍作出營救。當然,現實世界中是絕不可能找到這麼的一個未來戰士,可以單憑肉眼,窺探物件的背面。但藉着科技的發展,所謂穿牆過壁的特異功能卻能透過科技器材做得到,在不同的領域中使用。在醫學上,利用X-光檢查骨絡的狀況;磁力共振觀察軟組織的生長;超聲波了解嬰孩於母體內的發展。而在建築工程及樓宇檢查上被廣泛使用的其中一項「特異功能」器材便是紅外綫探測器。現時於業界中使用這技術已是相當普遍,特別是樓宇維修的範疇。

亦正因為如此普及使用,部分業界從業員在進行樓宇勘察工作時,幾乎將紅外綫探測成為指定動作,特别是作外牆勘察 。人有我有,生怕沒有使用紅外綫探測器會被業主質疑其不夠專業。而事實上很多業主也確實認為紅外綫探測器是神級工具,可以將所有樓宇瑕疵如狐狸露出尾巴般展現出來,使之無所盾形。實情是否如此。究竟紅外綫探測是一項甚麽樣的東西呢?

任何物料均是由分子聚組而成, 而這些分子本身是有能量存在因而在分子層面中是會出現躍動的。在分子層面出現的轉動或震動均會發出紅外線能量,若因物料及其分子遇熱而提昇能量, 分子的移動會更加劇烈,而放出的紅外線亦會越強。我們便可籍着紅外綫探測器量度物質發放出來的能量並製成圖譜,分析出物體表面的溫度。

大廈外牆暴露於陽光之下會吸收到熱量,正常情況下,座向相同的外牆牆身面吸取大陽的熱量是一致的,因而溫度亦應該一樣。在外牆勘察方面,假若我們察覺到有部分範圍出現不同的溫度,顯示該處牆身的狀况可能有所異常,便需要有進一步分析及跟進。

因此大家可以明白到紅外綫探測並非直接用作確定樓宇瑕疵。此技術其實是透過非接觸式的方法將要探測的目標物件之温度轉化成熱能影像,探測及記錄温度變化及相對温度差別,作為尋找外牆飾面的可能缺損及瑕疵。

要有效使用此技術,其實還要有很多環境因素需要配合,如目標物件因其他物件的陰影造成不平均之陽光分佈; 不同物料的存在對熱能分佈所造成之變化; 有其他熱源的存在對結果產生的影響; 與目標物距離不足造成攝取影像時仰角過大。以上種種均會導致數據的誤差及未能攝取較準確的影像,繼而影響分析結果。

由於紅外綫探測報告乃一份色彩鮮明, 附上照片影像的報告書,較易令一般業主透過圖像化的資料看到懷疑有問題的地方。但始終此技術並非直接發掘問題的位置, 對於妥善地於現場拿取數據亦有一定的要求,而詮釋報告更需了解深入及作專業分析。因此在使用此紅外綫探測技術時必須經由專業的檢測人員操控和將結果交由專業人士作分析。於樓宇勘察方面而言,紅外綫探測只可用於輔佐性質,畢竟此技術亦有局限之處,而勘察樓宇始終需要有專業判斷包括考慮週遭環境因素。但紅外綫探測報告用得其所,亦有其參考價值。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理事李偉峰測量師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

Established in 1984,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 (HKIS) is the only surveying professional body incorporated by ordinance in Hong Kong.  As of 16 April 2015, the number of members reached 9100, of which 6068 were corporate members, 74 were associate members and 2958 were probationers and students.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