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藥美容之風日漸興起,但坊間動輒冠以中藥美容之名,卻未必有經過嚴格的考證。有見於此,特從中藥美容源流方面對中藥美容作較深入的探討。
中藥美容的源流
中藥美容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52病方中就有關於痤瘡、疣等皮膚病的治療方法。最早出現的中藥面膜記載於晉朝葛洪的《肘後備急方》,「療人面體黧黑,膚色粗陋,皮濃狀醜。細搗羚羊脛骨,雞子白和,敷面,乾以白梁米泔汁洗之。 」其後,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收集美容保健方劑330餘首,並開闢美容專篇。「美容」一詞首次作為專有名詞在醫書中出現是《普濟方》中治療頭面靨子的美容膏。
由內而外的美白
俗語「一白遮三醜」,可見美白於美容之重要性。膚色的白皙,能遮掩其於面貌、身材、儀態等多處的缺陷及不足。坊間流傳以白芍、白朮及茯苓作為面膜敷臉有美白功效,其實這並不符合中醫理論。上述配方應該是出自原記載於明代《醫學入門》的三白湯:「白芍、白朮、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溫服。治虛煩或泄、或渴,實調理內傷外感之奇方也。 」原方並非為美白潤澤肌膚而設,除了三種白藥外,還有甘草。
這幾種藥物都歸脾經,都有補脾胃的功效。如白芍味甘酸,性涼,歸肝、脾經,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之功。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等。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肺、腎經,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常用於脾虛食少、便溏泄瀉、驚悸失眠等症。其藥性平和,不傷正氣。慈禧太后喜用其做成糕點食品和飲料服用,以求保持皮膚潔白細膩。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膚除臭的療效,除調和諸藥外,主要用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口臭以及皮膚皸裂等。
脾胃為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胃運化正常,肌膚自然美麗。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可內服湯藥,而非單用外敷。因此,護膚美容需要從內而外,從根源著手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