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電訊報》早年曾選出21世紀最偉大的科技產品,其中智能手機蘋果iPhone、社交媒體Facebook、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提供更快移動網速的4G都榜上有名。這些產品無疑改變了全世界的行為和消費模式,也正正因為科技帶來的便利,企業對跨界別技能的需求有增無減,過往企業要求人才具備單一技能,現在卻甚麼都要跟科技、網絡拉上一點關係,過程中催生了很多相關的最新職業。
1. 網絡紅人╱KOL
網絡紅人簡稱網紅,通常是因偶然的網絡爆紅而成為名人,或是透過經營社群網站或影音網站以提升知名度的人。網紅有些又是KOL,即Key Opinion Leader ( 意見領袖 ),因擁有個人專長或身為某範疇的專家,而對某些群體的決策產生影響力,例如廣東話的「Ben Sir」( 見圖 )、打機界的「達哥」、英語的「蕭叔叔」,以至飲食界的「KC Gourmet」等。因為網絡傳銷勢不可擋,大大小小的企業都爭著邀請網紅或KOL,去作為公司或產品的代言人,甚至不惜工本,幾萬元買一個發帖,就是吼中他們背後的目標顧客。
3. 數據分析師
互聯網瞬息萬變,透過大數據應用,企業可更快、更準確地分析市場反應。數據不會說話,數據分析師的任務就是將艱澀、零散的數字分析並包裝整理,將數據化為具參考價值的建議,讓每一個生意決定更科學化、更精準化。由於數據分析的工作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整理、分析、取捨,又要面對客戶及團隊,故數據分析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分析力、溝通技巧和細心。
4. 資訊安全分析師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小小的網上安全漏洞就已足以為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也影響客戶對公司的住任。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銀行、通信企業甚至是各行各業的電腦系統,尤其是 運用到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移動支付等領域,對資訊安全的要求更高。
資訊安全分析師變得相當重要,他們研究、開發及維護各類資訊安全系統和電腦安全系統,他們需要分析及預防新型電腦病毒,也需對資訊系統、使用者的使用模式進行管理,從不同層面預防電腦病毒入侵,又要防止資訊及數據外洩,並依據企業的系統特性設計專屬的防護系統。
5. 電競選手
電競為電子競技的縮寫,意指以電腦遊戲進行競技,已發展到專業體育項目,並已確認在2022年的亞運會上,成為正式體育項目之一。整個行業包含各級聯賽、排名制、專業運動員、培訓體系、商業營運者及贊助商等。據巿場研究估計,全球電競產業總收入在2016年已達4.93億美元,觀眾人數至2020年將增長至接近6億。而香港才剛起步,包括由香港旅發局舉辦的香港電競音樂節。調查發現,香港有超過30萬名遊戲玩家,電競是具備高經濟潛力的新興界別。業界相信電競可令科技、媒體及電訊業蓬勃發展,同時帶動其他行業,如酒店、旅遊、零售、餐飲、娛樂及地產等。
7. 家庭收納師╱雜物整理師
香港人愈住愈細,蝸居已成城中潮語,「斷捨離」更是大家不時討論的話題。「斷捨離」是日本用語,意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着」。日本盛行的家庭收納師傳至香港,他們向客人傳授收納理念,及示範收納技巧,並會讓客人反思及改善消費習慣,以收長遠效果。家庭收納師╱雜物整理師一般按時收費,在香港,用家多數因移民或搬屋而需要找收納師提供意見。
8. 神秘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