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否聽過這種說法:「小朋友遲早要面對壓力、逆境,何不早點讓他練習一下。早點要他獨立,要減少攬攬錫錫的時間。免得他太依賴。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研究發現,這做法的結果與原意剛剛相反,壞處可不少呢!
實驗由Dr. Weaver於2004年發表,他觀察到老鼠也有不同的撫養模式,有一班老鼠媽媽跟老鼠BB有較多的親暱時間 ( 親密組 ),除了日常清潔外,亦經常用舌頭舔她的兒女,還有很多肌膚接觸。另一班老鼠媽媽則很少這樣 ( 獨立組 ),她們比較少肌膚接觸,老鼠BB跟媽媽除了必須的清潔及進食時間多,一般都保持距離,老鼠BB生活得比較獨立,媽媽常常留意着環境而較少身體上接觸他們。
長大後這兩組老鼠BB很不一樣。親密組的BB長大後,牠們的皮質醇及腎上腺素都長期比獨立組的老鼠BB高。不單如此,大腦的結構也有不同,親密組的BB長大後在大腦的海馬體的皮質醇接收器 ( Receptors ) 較獨立組多,反應處理壓力的能力較佳。即使他們把子女交換撫養,結果也類似,反映了後天因素是主因。
其他針對皮質醇或腎上腺素高的老鼠作的研究則發現,這些老鼠在簡單迷宮 _( Maze ) 實驗中,會比較遲,甚至不能找到出路。另外牠們亦在「被强迫游泳的實驗 ( Forced swimming )」中比較傾向或比較早放棄主動游泳,與患有抑鬱症的老鼠有類似情況。
前者「迷宮」實驗與我們的需要在學業中,工作中面對的難題相似,原來解難及學習能力都與親密的親子關係有關。而後者「强迫游泳」與我們人生中被迫要面對的壓力處境相近;積極面對,不放棄生命亦與幼年時親密的親子關係有關。
值得反思一下我們每周有多少時間與孩子親密互動,建立他們大腦海馬體的皮質醇接收器呢?而孩子又花了多少時間學習要靠自己去面對困難呢? 然而我要告訴你,兩組的老鼠媽媽也是稱職而且盡了力去撫養老鼠BB的。為甚麼?下一次告訢你!
參考資料:
Weaver, I., Cervoni, N., Champagne, F., D'Alessio, A., Sharma, S., Seckl, J., Dymov, S., Szyf, M. and Meaney, M. (2004). Epigenetic programming by maternal behavior. Nature Neuroscience, 7(8), pp.847-854.
以上文章刊於《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