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職場教練】騰出心思 迎事業新意

2015剛至,大家在工作有何新計劃?要在現有崗位上再創佳績,還是跳出現有框架創業做老闆,打出自己一片天?怎樣才算真正的突破?

不一樣想法 不一樣成果
我們運行於根深柢固的商業軌跡,每個行業彷彿都有一套理所當然的成功之道。前輩話只要順勢而行、跑得比人快,就能盡握先機。事實真的這樣嗎?

幹一份工作、做一門生意,或推廣一個品牌,最重要是不斷尋找新路,突破固有的限制。故步自封,只知按舊有的航道前行,最高的境界只能達到一百分,做出傳統上最好的成績。若要取得第一百零一分,就必須擁有不一樣的想法,實踐非一般的理念。

例如做市場推廣的需要不斷創新,以前所未有的構思打動大眾;做銷售的需要挖空心思,推出新優惠吸引客戶;做廣告設計更不在話下,需以層出不窮的概念先聲奪人。要做到一鳴驚人,源源不絕的口號和綽頭絕不可缺。也因為這個道理,老闆要不斷進修、員工要不斷接受培訓,不進則退。

靈感從何而來?
一年有十二個月,每月每日都要絞盡腦汁,靈感早已耗盡了!其實「破舊立新」並非甚麼高深學問,不一定要三顧草廬找高人獻計。既然靈感用於生活,自然也取之於生活。細心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創意俯拾皆是,每每有意想不到的啟示。

大家喜歡喝果汁嗎?初期果汁只有單類選擇,如橙汁、蘋果汁、雪梨汁、甘荀汁等;後來有「雙併」,如甘荀蘋果、甘荀雪梨;再後期甚至加入非水果類原料,如木瓜奶、香蕉益力多、蘋果蘆薈。近年還出現不少果汁名堂,像五青汁、美顏三寶、排毒三寶等;更有商店兼賣鮮果盒、鮮果沙律等。

又例如連鎖便利店,由早期賣衣食住行日用品到後期賣熟食,近年更讓客戶交電費、水費、媒氣費,朝著「便利」這個概念不斷創新,走不一樣的道路,嚐不一樣的碩果。

留意衣食住行上的眾生相,可以找到數之不盡的創新靈感。無論做人、做事、做生意或做品牌推廣,重要是不斷發掘新方向,腦筋才不會打結,機遇也滾滾來。

圖:Lau Ka-kuen/SCMP Graphic

黃文漢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語言學一級榮譽學士,現任湦路傳訊董事兼首席策略顧問、司儀及口才課程導師,具25年市場傳訊及公關經驗。2011年全港司儀大賽冠軍及「藝術‧正能量」金獎得主,2012年出版勵志著作《演說‧人生》,2016年出版口才著作《贏在開口前》。

專頁:www.facebook.com/AndyWongStrategist

電郵:andymhwong@yahoo.com.hk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