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Advice Advice Columnist

【職場教練】改善人緣 先改變說話習慣

道歉有時是簡單不過的兩個字,有時卻是難於登天的一句話。人與人之間實在有愈來愈多溝通上的錯摸,應該道歉的卻不覺得是應該;以為道了歉的,原來還留著長長尾巴。

 

別太過自我中心

有人以為滔滔不絕、咄咄逼人就是自信和專業的表現。其實對話是雙向的過程,有放也有收,發言之餘也要聆聽。即使明知自己的論點十分有力,也要耐心聽取別人的觀點,達致溝通上的平衡。這樣既可讓對方更有興趣與你交談,也可以別人的觀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

話說了出口,還要聽得入耳。焦點永遠要放在「你」而不在「我」,即是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有很多人就是過於自我中心,或只管說出自己想講的話,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甚至傷害了對方的心靈也不自覺。

命令式的說話最易惹人反感,但人們卻經常不自覺犯上這個錯。例如:「天氣這麼冷,當然是要去打邊爐啦!」、「這個設計太差了,客戶一定不會收貨。」說話的人也許沒有惡意,只想憑經驗使事情可以辦得更好,卻不知道聽說話的人有可能引起反感,甚至產生反駁和反擊的心態。假如把命令或陳述句改為問題,情況就不同了。例如「天氣這麼冷,不如我們去打邊爐好不好啊?」、「這個設計是否可以再好些?這樣會更使讓客戶接受。你認為如何?」換個語氣,感覺也截然不同。

 

罵人前先自我反省

批評與指責,誰願意聽?特別當說話的人自命不凡、高高在上,就更難服眾。要說服別人,首先要懂得設身處地,體諒對方的處境和引起對方的共鳴,也就是要「對口型」,英文就是Speak the same language。上司指責下屬時,不妨嘗試用這種方式:「這份建議書可以做得更好的。我初入行時也碰到這些難題,經驗可以改變一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不要灰心,再努力一定得!」

在此分享小小意見,希望幫到大家。下次當眾說話或與人溝通時,緊記真心真意,說出真我。

黃文漢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語言學一級榮譽學士,現任湦路傳訊董事兼首席策略顧問、司儀及口才課程導師,具25年市場傳訊及公關經驗。2011年全港司儀大賽冠軍及「藝術‧正能量」金獎得主,2012年出版勵志著作《演說‧人生》,2016年出版口才著作《贏在開口前》。

專頁:www.facebook.com/AndyWongStrategist

電郵:andymhwong@yahoo.com.hk

Other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