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面秀心」系列就先從「心」出發。
從管理哲學中,「仁面秀心」可以概括為管理人的修養體系,而「心」實為根本之源。對身處複雜環境的香港而言,唯有以心為始,方能驅動仁德、儀表與才幹的全面展現,成就真正的管理格局。
心為樞紐,驅動全局
「心」是內在修為的核心,決定了管理人的境界與格局。常聴見VUCA「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的縮寫」,管理人面對多元利益與急速變遷,若缺乏穩固的內心根基,易在紛擾中迷失方向。心正而後仁生,心靜而後面潤,心慧而後秀實——這是一切外在表現的源頭活水。
初心不忘:服務為本
早前與在友邦從事財富管理頗有成就的楊婷婷分享經營心得,她曾言「以心為心」; 這句話體現了她在工作上不忘初心的本質。她始終牢記從事金融業務非單為財富的多寡,而是服務客戶,為他們創造更具價值的平台。楊小姐更時常反思:計劃是否惠及客戶,方向是否符合客戶與公司利益? 這種對初心的堅持,就是獲得客戶支持和推介的根本力量。
虛心納諫:謙遜開放的智慧
已故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創辦基金會時,始終保持「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態度。他廣泛聽取教育工作者意見,不斷調整慈善方向,使捐款真正符合學子需要。作為管理人面對知識爆炸的時代,更需承認個人智慧有限,樂於接納異見 – 反對聲音不是挑戰,而是改善的提醒。這種虛心,使管理人避免剛愎自用,保持與時俱進。
靜心定慮:亂局中的從容
還記得早年從事投資銀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港元被狙擊,當年金管局任志剛先生仍能保持內在平靜,深入分析市場機理,最終制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所以管理人若心浮氣躁,便難有戰略遠見。唯有靜心,才能在輿論喧囂中看清本質,在壓力之下從容定策。
心之修為,成就領袖氣象
從心出發,管理人才可展現真正的「仁面秀心」:因初心不忘而真誠關懷(仁),因靜心定慮而儀態從容(面),因虛心納諫而才華精進(秀)。這四重心境相輔相成,塑造出既能應對當下挑戰、又能引領未來方向的管理氣象。
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香港需要的不是技巧高超的管理人,而是心境修為完整的領袖,唯有以心為始,才能在變局中持守不變的原則,在複雜中保持清晰的判斷,真正帶領企業邁向更美好的未來。這正是「仁面秀心」這欄目的初心。


